第267章 束皙《近游赋》(4 / 6)

加入书签

> 22. 沈黄鹄之轻翅, 浮鹢鸟之羽翾。

- 解析:“沈”通“沉”,使动用法,使黄鹄的轻翅沉入水中;“浮”也是使动用法,让鹢鸟的羽毛在水面漂浮。此句通过对鸟的翅膀和羽毛在水中状态的描写,从细节处展现自然景象,增添文章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23. 尔乃席芳草, 镜清流, 览卉木, 观鱼鸟。

- 解析:“尔乃”表示接着,“席芳草”指坐在如茵的芳草上,“镜清流”是以清澈的流水为镜,“览卉木”“观鱼鸟”即观赏花卉树木、游鱼飞鸟。作者描绘出在自然环境中休闲观景的画面,从多角度展现自然之美,表达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与享受。

24. 具竿牍, 命酌俎。

- 解析:“具”为准备,“竿牍”指竹简和笔墨,“命”即吩咐,“酌俎”指摆上酒食。作者准备好竹简笔墨,吩咐摆上酒食,表明要进行聚会活动,从观景过渡到聚会,丰富游览的活动内容。

25. 召皋伊之徒, 聚卜祝之侣。

- 解析:“召”和“聚”都有召集汇聚之意,“皋伊之徒”指像皋陶、伊尹那样的贤才,“卜祝之侣”指占卜、祝祷的人士。作者召集各类贤才和相关人士,体现出聚会的多元性与文化性,反映当时文人聚会的场景与文化氛围。

26. 观鹰鹯, 诫征夫。

- 解析:众人观看鹰鹯飞翔,告诫远行之人。此句描绘聚会中的活动与言语,“观鹰鹯”展现对自然生物的关注,“诫征夫”则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关怀,为文章增添人文内涵。

27. 眷中原之芬蔼, 盻江山之辽落。

- 解析:“眷”和“盻”都有顾盼、眺望之意,“中原之芬蔼”描绘中原大地芬芳繁茂的景象,“江山之辽落”展现江山的辽阔。作者通过对中原大地和辽阔江山的眺望,表达对国家山河的热爱与赞美,从微观的游览活动上升到宏观的对国家山河的情感抒发。

28. 乘凫舟兮为水嬉, 临芳洲兮拔兰若。

- 解析:“乘凫舟”指乘坐野鸭形状的小船,“为水嬉”即在水中嬉戏;“临芳洲”指来到芳香的小洲,“拔兰若”表示采摘兰草和杜若。作者描绘在水中嬉戏、在小洲采摘香草的场景,再次展现出在自然环境中欢乐游玩的情景,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29. 藉朝云, 荫茂树。

- 解析:“藉朝云”可理解为以朝云为依托,“荫茂树”指在茂盛的树下乘凉。作者描绘出在自然环境中悠然休憩的画面,体现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享受自然带来的舒适与宁静。

30. 云幕高兮星汉回, 景风融兮和气布。

- 解析:“云幕高”描绘天空中云层高远,“星汉回”指银河回转;“景风融”表示微风和煦,“和气布”说明温和之气散布。此句通过对天空和气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

31. 乐以忘忧, 游以卒岁。

- 解析:作者在近游过程中享受欢乐,以至于忘记忧愁,希望能以这样的游玩度过岁月。此句直接表达出作者在游览中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点明文章主旨,传达出追求快乐、闲适生活的情感。

……

句译:

1. 昔傅毅作《七激》, 枚乘作《七发》, 虽触类寄兴, 然以小喻大, 皆七者之制也。

从前傅毅创作《七激》,枚乘创作《七发》,它们虽然都是触景生情、借物寄托兴致,然而都是用小事来比喻大事,属于“七体”的文章体制。

2. 余既职在着作, 聊为《近游》之赋, 以畅群贤之欢情, 叙离阔之叹思。

我如今担任着作郎的职位,姑且创作这篇《近游赋》,用来让众多贤才的欢快心情得以畅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