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夏侯湛《观飞鸟赋》(4 / 5)

加入书签

。“含和”表示飞鸟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和谐之气,“修容”描绘它们注重自身的仪态,仿佛在修饰容貌;“绝粒长生”则进一步将飞鸟神化,暗示它们无需依赖普通食物,便能长生不老,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这不仅是对飞鸟生活状态的理想化描绘,更寄托了作者对这种和谐、超脱境界的向往。

18. 仰羡斯鸟,欲飞而升。

- 解析:作者直白地表达了对飞鸟的羡慕之情。“仰羡”突出了羡慕的程度之深,抬头仰望飞鸟,内心充满向往;“欲飞而升”则明确表达出作者渴望像飞鸟一样,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升入高空,摆脱尘世的束缚,追求自由的生活状态,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作者对飞鸟自由的强烈向往。

19. 托精灵于轻举,仰矫翼而抚凌。

- 解析:进一步深化作者对飞鸟自由的向往之情。“托精灵于轻举”,作者希望能将自己的灵魂寄托于像飞鸟那样轻盈的飞升之中,仿佛通过这种方式,自己也能拥有飞鸟般的自由;“仰矫翼而抚凌”,“矫翼”指高举翅膀,“抚凌”表示凌驾、超越,作者仰望飞鸟高举翅膀,凌驾于空中,表达出对飞鸟自由翱翔姿态的极度向往,渴望自己也能像飞鸟一样,超越尘世的局限,达到自由的境界。

20. 思假梦以通灵,悲人生之长勤。

- 解析:“思假梦以通灵”,作者想要借助梦境与飞鸟的自由境界相通灵,表达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像飞鸟一样自由的无奈,只能寄希望于虚幻的梦境之中;“悲人生之长勤”,则直接抒发了对人生长久辛劳的悲哀之情。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现实人生沉重负担的感慨,以及对飞鸟自由生活的极度向往,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1. 虽松乔之有慕,孰能若斯之不营。

- 解析:“松乔”指赤松子和王子乔,是传说中的仙人,作者虽对仙人长生不老的境界有所羡慕,但“孰能若斯之不营”表明,作者认为仙人也比不上飞鸟这般不营求世俗之事的洒脱。此句通过与仙人的对比,更加突出了飞鸟不被世俗事务牵绊,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在作者心中的崇高地位,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境界的追求,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

句译:

1. 余园有飞鸟,余出于庭而观之。

我家园林中有飞鸟,我来到庭院中观赏它们。

2. 其始来也,若惊风之至,飘焉而疾;其止也,若静波之沈,戢焉而没。

它们刚来的时候,像骤起的疾风刮来,轻快而迅疾;停歇的时候,如平静的水波下沉,收敛羽翼悄然隐没。

3. 或凌赤霄以轻举,或翳苍林而委羽。

有的鸟儿凌驾于高空轻盈地向上飞举,有的隐匿在苍郁的树林中落下羽毛。

4. 或朱羽丹喙,或缟衣素毳。

有的鸟儿红色羽毛红嘴巴,有的如同身着白衣披着素毛。

5. 缤纷往来,嘈嗷鸣集。

它们纷纷来来往往,叽叽喳喳聚集鸣叫。

6. 忽其引喙低翔,或矫翼高翥。

忽然间它们伸长鸟喙低空飞翔,有时又举起翅膀高高飞起。

7. 邈飘眇而难察,差池出而相追。

飞得高远渺茫难以看清,先后错落着飞出相互追逐。

8. 尔乃群飞戏于空衢,颉颃翥以徘徊。

于是它们成群在空中大道上嬉戏,上下翻飞盘旋翱翔。

9. 翔雾雨而弄音,曦日光而振衣。

在雾雨中飞翔啼鸣玩乐,在阳光下晾晒抖动翅膀。

10. 其始逝也,若洒汉而倾;其返也,若江海之流漫。

它们开始飞走时,像银河倾泻;返回时,如江海之水漫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