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成公绥《中宫诗》(2 / 4)
王统领着国家的宏大事业。“玄化”意为深远、精妙的教化,“渐”表示逐渐传播,“八维”代指八方,即天下各处。此句表明先王以其深远精妙的教化,逐渐影响到天下各个地方,强调先王在国家治理和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影响力,为后文论述后宫教化奠定基础,体现出国家治理与教化的整体性,暗示良好的国家治理涵盖对各个层面包括后宫的影响。
2. 仪刑孚万邦,内训隆壶闱。
- 解析:“仪刑”指礼仪规范和典范,“孚”是使信服之意,说明先王树立的礼仪规范成为万邦的典范,让各国都信服。“内训”指对宫廷内部的教诲,“隆”表示重视、提升,“壶闱”指代后宫。此句在强调先王对外部国家影响力的同时,突出了对后宫品德修养教诲的重视,体现出古代政治理念中内外兼修的思想,即国家的稳定繁荣既需要对外树立威望,也需要对内强化后宫的品德教育。
3. 皇英垂帝典,王姒翼周诗。
- 解析:“皇英”指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她们的事迹被记载在帝王的典籍中,为后世垂范;“王姒”即太姒,周文王之妻,她辅助文王成就王业,其事迹在《诗经》中有所体现,“翼”有辅助、增益之意。诗人引用这两位古代贤女的典故,旨在为当世后宫女子树立榜样,表明古代贤女在国家发展和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期望后世后妃能像她们一样具备贤德和才能。
4. 仰咨先代哲,俯观今世规。
- 解析:“仰咨”即仰望并咨询,“先代哲”指前代的贤哲之人;“俯观”表示向下审视,“今世规”指当今时代的规范。此句表达诗人既要向上学习前代贤哲的智慧和品德,又要审视当下时代的规范,将古代的优秀传统与当代实际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尊重历史、立足现实的态度,为后文对当今后宫女子的要求做铺垫。
5. 求贤赞淑懿,作嫔光紫微。
- 解析:“求贤”是寻求贤能之人,“赞”为赞美,“淑懿”指美好善良的品德,强调要寻求具备美好品德的女子。“作嫔”指成为帝王的妃嫔,“紫微”本指紫微垣,代指宫廷。此句表明希望通过选拔贤良淑德的女子成为后妃,让她们以自身美德为宫廷增添光彩,体现出对后宫女子品德的高度重视,认为她们的品德对宫廷形象至关重要。
6. 宗姻盛姬舅,娣侄列姜姬。
- 解析:“宗姻”指皇室的宗亲姻亲,“盛”表示兴盛、众多;“姬舅”是周王室对异姓诸侯的称呼,这里指代与皇室联姻的家族。“娣侄”指古代诸侯女儿出嫁时,随嫁的妹妹和侄女,“姜姬”泛指高贵的女子。此句描绘了后宫中宗姻亲族的兴盛,众多姬姓、舅氏家族以及像姜氏家族的娣侄等女子位列其中,展现出后宫家族的庞大与尊贵,暗示后宫女子来源的高贵和家族背景的强大,从侧面反映出对后宫女子身份地位的重视。
7. 织纴综文纪,服翚费丹绮。
- 解析:“织纴”指纺织,“综文纪”表示管理与纺织相关的事务有条理,体现后宫女子从事纺织这一传统女红职责,并能妥善管理相关事务。“服翚”指后妃所穿绘有雉羽图案的礼服,“费丹绮”说明制作这种礼服需要耗费红色的绮罗等珍贵材料。此句通过描述后宫女子的纺织职责和所穿华服,一方面展现她们在宫廷事务中的具体工作,另一方面体现宫廷对后妃服饰的重视,从生活细节反映后宫的规范与等级。
8. 职礼数无愆,旧章载不遗。
- 解析:“职礼”指职责和礼仪,“数”可理解为礼数、规矩,“愆”意为差错,表明后宫女子在履行自身职责和遵循礼仪规矩方面没有任何差错。“旧章”指旧有的典章制度,“载不遗”强调对这些典章制度完整地传承,无一遗漏。此句突出后宫女子对宫廷职责、礼仪及传统典章制度的严格遵守与传承,体现出宫廷秩序的严谨和对传统的尊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