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孙绰《游天台山赋》(13 / 14)

加入书签

奇妙的万物,它们融合汇聚形成河流,凝聚堆积构成山岳。可叹天台山出奇地挺拔,实在是有神灵在背后扶持。它背靠牵牛星宿,使得山峰闪耀光辉,依托灵秀的越地奠定稳固根基。它扎根深厚,超过华山与泰山,高耸的山峰直插云霄,比九疑山还要高。依照《唐典》的标准,它应与天匹配;与《周诗》中描绘的峻极之山相比,也毫不逊色。

天台山那遥远的地方,深邃而幽静。见识浅陋之人因守着固有观念而不愿前往探寻,即便有人想去,也会因道路断绝而无法知晓其中奥秘。我嘲笑那些如同夏虫般见识短浅、怀疑天台山神奇的人,如同鸟儿整理轻翅准备振翅高飞。真理不会隐藏而不彰显,天台山开启两种奇异景象作为征兆。赤城山如霞云般升起,好似树立起一座标志,瀑布飞流而下,仿佛划分出前行的道路。

看到这些灵验的景象后,我即刻决定前往,转眼间我便踏上征程。我要追随仙人的踪迹前往丹丘,寻觅那长生不老的福地。倘若天台山能够攀登上去,又何必羡慕那层城仙境呢?我要解脱尘世中常常留恋的事物,畅快地抒发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怀。我身披质朴厚重的粗布衣服,晃动金属手杖,发出铃铃声响。我拨开茂密杂乱的草木,攀登高峻陡峭的山崖。渡过楢溪后径直前行,经过不同地方快速赶路。跨越高悬弯曲的石级,面临万丈深渊。行走在长满莓苔的滑石上,攀爬如屏风般陡峭直立的绿色山崖。抓住向下弯曲树木上的长藤萝,借助葛藟细长的茎蔓艰难攀爬。虽然冒着如靠近屋檐般的危险,但为了能够获得长生,一切都值得。只要内心深处与这神秘的追求真诚契合,即便踏上充满重重艰险的道路,也会觉得如履平地。终于成功登上曲折的山路后,原本曲折漫长的道路变得通畅起来。我尽情享受心境的开阔、视野的明朗,从容不迫地缓缓前行。依靠在茂盛纤细的草地上,在高大稀疏的松树树荫下惬意休憩。看见鸾鸟轻盈优雅地飞翔,听到凤凰和谐悦耳地鸣叫。经过灵溪时在溪水中洗涤一番,疏解心中的烦恼思绪。在灵溪的旋流中荡涤尘世的烦恼,开启摆脱五种烦恼迷惑的心境。我追寻着伏羲氏、神农氏的超凡事迹,追随老子、老莱子的深奥踪迹。

经过几天的翻山越岭,历经两夜后,终于到达了仙都。只见两座如宫殿般的建筑高耸入云,夹立在道路两旁,华丽的楼台仿佛悬在天空之中。红色的楼阁在林间精巧细致,玉饰的殿堂在高处的角落隐隐映衬。红色的云霞绚烂飘动,如同为窗户的棂格增添羽翼,明亮的太阳光辉透过雕花的窗户闪耀。八棵桂树高大挺拔,不畏寒霜,五种灵芝蕴含灵秀之气,在清晨绽放。温和的春风在向阳的树林中停留,使林中充满芬芳,甘甜的泉水在背阴的沟渠中潺潺流淌。传说中的建木高耸入云,千寻之高都看不到它的影子,玉树光彩夺目,垂挂着如珠般的果实或花朵。仙人王乔驾驭着仙鹤直冲云霄,罗汉手持锡杖飞行在空中。他们尽情施展神妙迅速的变化,突然从有形的世界进入到无形的境界。

在天台山的游览结束后,我身体放松,心境闲适悠然。心中的杂念已然去除,世间的俗事皆被抛却。此刻的我,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已洞察事物本质。我在幽静的山岩边凝神思考,对着长长的河流高声吟咏。接着,太阳升至中天,空中的雾气高高散开。佛寺的法鼓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各种香料燃烧时香气浓郁,烟雾升腾。我尽情地瞻仰天神,与众多仙人相聚一堂。汲取玄玉般的膏液,用华池的泉水漱口。仙人向我讲述超越物象之外的深奥道理,用关于无生的篇章让我心情舒畅。我领悟到想要完全摒弃“有”是不可能的,感觉到在追求“无”的过程中存在着间隙。我消除“色”与“空”的差别,使二者合而为一,忽然在“有”之中领悟到了深奥的玄理。我明白了“有”与“无”这两个名称虽不同,但根源相同,通过对色、空、观的思考,消除对“一”的执着。我可以整天尽情地谈论这些感悟,也明白即便不说话,沉默同样能达到宁静的境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