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陆机《君子行》(2 / 3)

加入书签

- 解析:“天道”指自然规律,“夷”表示平坦,“简”即简易。这句是说自然规律是平坦且简单的。而“人道”指人世间的道理、社会的法则,“险”意味着险恶,“难”表示艰难。整句话将自然规律的简单顺畅与人世间道路的险恶艰难进行鲜明对比,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表达出诗人对人世艰难的感慨,也引导读者思考人生为何充满诸多不易。

2. 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

- 解析:“休”代表吉庆、福气,“咎”表示灾祸、凶咎,“乘蹑”意思是相互追随、接连而来。此句描绘出福与祸相互紧跟,交替出现的情景。“翻覆若波澜”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人生福祸的交替变化比作波澜起伏,形象地说明了人生境遇充满变数,如同起伏不定的波浪,难以捉摸,进一步强化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3. 去疾苦不远,疑似实生患

- 解析:“去疾”指摆脱疾病或困苦,诗人认为人们以为摆脱了某种疾苦,实际上灾祸可能离得并不遥远。“疑似”指看似好像、难以确定的情况,这种模棱两可的状况往往会引发真正的祸患。此句强调人生中危险和祸患常常潜藏在看似平静或无害的表象之下,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4. 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

- 解析:从字面意思看,靠近火自然会感觉到热,踩在冰上难道会不畏惧寒冷吗?这里运用象征手法,以靠近火必然感受热、踩冰必然觉寒冷,象征着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在人生中,人们的行为和选择往往会带来相应的结果,就像这些自然现象一样,是合乎常理且不可避免的,让读者思考自身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联。

5. 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

- 解析: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掇蜂”说的是春秋时期,后母为了陷害前妻之子,在孩子父亲面前用手掇蜂,假装孩子要伤害她,致使父亲误解儿子,破坏了父子间的天然亲情,即“灭天道”(这里的“天道”可理解为父子间的天性、常理)。“拾尘”典故源自孔子与其弟子颜回。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困,颜回讨米做饭,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饭吃,心生疑惑。后来才发现是饭上有灰尘,颜回觉得弃之可惜便吃掉了。孔子感慨自己差点误解了颜回。这两个典故都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即使是父子、师徒这样亲近的关系也难以避免,反映出人心的复杂和信任的脆弱。

6. 逐臣尚何有,弃友焉足叹

- 解析:“逐臣”指被君主放逐的臣子,一旦臣子被放逐,往往失去权势地位,一无所有。“弃友”表示被朋友抛弃。诗人感慨被放逐的臣子已失去一切,而被朋友抛弃也并非罕见之事,没什么值得特别叹息的。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悲哀,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往往会遭受他人的疏离和抛弃,体现了人性在利益和困境面前的凉薄。

7. 福钟恒有兆,祸集非无端

- 解析:“福钟”即福气降临,“恒”表示常常,“兆”指征兆。意思是福气的到来通常会有一些预兆。“祸集”指灾祸汇聚,“无端”即没有缘由,诗人认为灾祸的发生并非毫无原因。此句阐述了祸福产生的因果关系,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留意那些可能预示着祸福的细微迹象,善于从日常现象中洞察事物发展的趋势,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8. 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欢

- 解析:“天损”指上天造成的损失,比如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等带来的损害,诗人认为这种损失往往难以推辞和抗拒,人们只能坦然面对。“人益”指通过人为努力而获得的增益、好处,对于这种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的成果,人们应该感到欢喜和欣慰。此句传达出一种面对命运的豁达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无法改变的自然因素时保持平和心态,同时积极发挥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