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陶渊明《祭从弟敬远文》(7 / 7)

加入书签

到你的声音;极目远望,看不到你的身影。我心中忧郁,这种悲痛怎么能用言语表达!

24. 千念万恨,惟觉悲摧。纸短情长,笔落神伤。临文涕零,庶几来飨。呜呼哀哉!

千般思念,万种遗恨,只觉得悲痛万分。纸短情长,下笔时便已神伤。写这篇祭文时泪水纷纷落下,希望你或许能来享用祭品。唉,悲痛啊!

……

全译:

在辛亥年,正值仲秋八月,十九日这天,我的从弟敬远,选定好时辰后入土安葬,永远安息于大地。

我回想起与从弟一生的交游相处,悲痛于他此去便再无归期,心中悲痛如遭刀绞,泪水潸然,模糊了双眼。于是,我备上园中的水果与应时的美酒,在他即将远行(离世)之际为他饯行。唉,实在悲痛啊!

啊,我那令人赞叹的从弟,有着高尚的操守与不凡的气概。他自幼便展现出孝顺的品德,对朋友的友爱也出自天性。

他清心寡欲,既不固执己见,也不拘泥于琐碎之事。总是先考虑他人,后想到自己,面对财物,常想着施惠给别人。他心中不把得失放在心上,情感也不依附于世俗。他神色温和,言语却刚正严正。他乐于与比自己贤能的人交往,喜好文学艺术。那遥远的仙境,引发了他奇妙的向往。他摒弃世俗事务,辟谷隐居在山北。那里瀑布潺潺流淌,荒林隐隐约约。

清晨,他去采摘珍贵的草药;傍晚,他悠然弹奏着朴素的琴。人们都说,仁德之人会长寿,我一直坚信此言。可为何如今,这话却欺骗了我!

从弟刚过而立之年,便突然与世长辞。永远地归葬于黄泉,再无归来之日。我与他,不只是普通的亲友,论父亲,我们的父亲是同胞兄弟;论母亲,我们的母亲是亲姐妹。

我们自幼一同经历诸多不幸,这份情谊无比深厚,这份爱意格外浓烈。回想起过去共同生活的日子,冬天没有厚实的衣服御寒,夏天只能用瓢饮水、以箪进食。但我们以道义相互扶持,以笑容相互宽慰。生活虽多有匮乏,却能忘却饥寒。我曾经外出为官,深陷世俗事务之中,漂泊流浪却一事无成,生怕辜负了自己平素的志向。我辞官归来,从弟你能理解我的心意。我们常常希望能携手隐居,不顾众人的看法。每到秋天,我去收割庄稼,与你一同前行,同乘一舟。本以为事情会如此顺遂,没想到灾祸却愈发深重。

奈何我的弟弟,竟先我离开人世!每当想起那时,就容易感伤我们的分别。更何况如今,往昔的一切都让我悲痛万分。时光流逝,日月交替,寒暑更迭。如今你我生死殊途,阴阳相隔。在清晨,我送你永远地归葬,指着你的归途为你送行。

你留下尚在襁褓中,还不能清楚说话的幼儿;可怜的遗孀,虽精通礼仪,却难掩悲痛。庭院中的树木依旧,屋舍却空荡寂寥。谁说敬远你啊,何时才能再回来!我思索人生,却不明白这眼前生死无常的道理。人生的荣华时光如此短暂,转瞬便陷入幽冥昏暗之境。虽然生死有命是常理,但我对从弟早逝之事念念不忘。想起往昔的美好时光,心中满是愧疚。愧疚什么呢?只觉得自己的过错罪孽日益深重。我实在是没有得到上天眷顾,让你过早离世。谁说我不悲痛,你如此年轻便已长眠。

太阳西斜,船儿相随,你的灵魂回到家中。瓢盆空自陈列,酒食又为谁而设!墓地上的宿草已渐渐埋没,墓旁的乔木高耸入云。我极力倾听,却听不到你的声音;极目远望,也看不到你的身影。我心中忧郁愁闷,这种悲痛又怎能用言语表达!

心中千般思念,万种遗恨,只觉得悲痛欲绝。纸张篇幅有限,难以尽述我对你的深情,下笔之际,满心神伤。写这篇祭文时,泪水潸然落下,希望你或许能来享用祭品。唉,悲痛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