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火遍外网(2 / 2)
p> 视频开头,清晨六点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房间。
智能扫地机器人正沿着墙根清扫,机械臂模样的早餐机从冰箱里取出牛奶和面包,在台面上精准地烤出焦香的纹路。
“主人,室内湿度45%,建议穿薄外套。
今日行程:9点航天材料研讨会,14点星辰手机原型机测试……”小星的声音从天花板的隐藏音响里传出,墙上的投影仪自动亮起,滚动显示着当日待办事项。
坐在沙发上的林墨抬手挥了挥,窗帘自动拉开,露出窗外的城市天际线。
他伸手接过机械臂递来的热咖啡,指尖触到杯壁的瞬间,空调自动将温度调高了2度。
视频中充满了网友的弹幕。
“这就是林总规划的智能家居吗?”
“这画面比电影中还要科幻!”
“连机器人都出来了,什么时候开始售卖?”
也就在这些网友还在讨论的时候。
画面切换到实验室。
林墨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激光笔,在全息投影的发动机图纸上圈画:
“涡轮泵的叶轮角度必须再优化0.5度,否则真空环境下会产生湍流。”
周围围着的几十位工程师纷纷点头,有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凑过来,指着图纸细节低声请教,眼神里满是认真。
会议室的镜头里,18岁的林墨坐在长桌主位,面前的投影仪上是星辰火箭的模型图。
他语速平稳地分析着数据,偶尔被提问时,会耐心听完再给出建议。
那些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工程师们,看向他的目光里没有丝毫违和,只有对专业能力的认可——就像认可一位共事多年的顶尖专家。
视频最后,林墨站在私人实验室的窗前,望着远处的火箭发动机测试塔。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拿起手机,点开了一段录音,是《星辰入海》的清唱片段:“……把尘埃揉成星轨,让平凡飞向未来……”
这段视频在24小时内被转发了3000万次。
小日子网友在评论区刷满了“すごい”(厉害)。
米国网友感叹“这才是真正的未来生活”,国内的观众则在弹幕里刷屏:“原来科幻照进现实,是这种感觉。”
互联网相关的科技公司股票更是接连上涨,海外合作的邮件塞满了服务器。
有航天机构发来合作意向,有科技公司想引进智能家居系统,连好莱坞的导演都打来电话,说想把林墨的故事拍成电影。
而林墨的系统面板上,情绪值的增长曲线已经陡峭得像座山峰。
他知道,这股热潮不仅仅因为一台发动机、一段视频,更因为人们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能——原来科技可以很温暖,梦想可以很具体,一个18岁的少年,真的能带着一群人,把20年后的未来,拉到此刻的阳光下。
就像视频里那台不知疲倦的机械臂,在2002年的清晨,为这个时代,递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关于“可能性”的咖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