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测试场地(2 / 2)

加入书签

离谱!”周教授猛地站起身,眼镜都滑到了鼻尖,“神舟三号的发动机推重比才刚过70,这台直接翻了一倍还多!

而且液氧甲烷燃料……国内还在实验室阶段,他们居然造出了实体机?”

他的声音引来了周围人的注意。

那些技术人员纷纷凑了过来过来,他们也想知道更多的东西,虽然在场的都是行业相关的技术人员,但对于火箭真正的认识,那还真的不如这位教授。

“当然我所说的这些需要经过实际测算,或者说真实的发动之后才能验证真伪!”

“就是不知道这个ai口是什么意思!”

在这时,新城航天的工作人员立马上前解释道周教授这是我们为这台发动机做的ai接口也就是小星的接入口,经过小星的测算,这台发动机的推动比会更加的精准!”

“什么?你们还接触ai,难道说你们未来的发动机将全程由ai进行监控?”此时的周教授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被颠覆了,坐火箭这么多年,他还头一次听说这种办法。

周教授,这的确是真的,目前我们的小星已经在收集火箭相关的数据:“你看这燃料阀门的响应速度标识——0.01秒!这意味着它能实时调整推力,简直是为可回收火箭量身定做的!”

得到这个消息,围观的人群立马轰动了他们忽然发现原来星辰科技居然这么厉害,能够得到周教授的夸奖,甚至接入ai,这些都是电影中的。

可现在星辰科技却在逐步完成这一电影场景。

他们忽然明白,400亿美金的估值或许不是泡沫——当一家公司能同时玩转消费电子、连锁餐饮和航天发动机时,用传统的商业逻辑根本无法衡量它的价值。

周教授绕着发动机转了三圈,忽然注意到底座上的一行小字:“2002年7月10日,首次静态点火成功。”

“7月10日?”这不就是前几天吗?。

现在他激动的时候,忽然发现林墨正站在后面,他立马喊了一声:

“林先生!这台发动机的喷管冷却技术,用的是再生冷却还是烧蚀冷却?”

林墨闻声回头,笑着扬了扬下巴:“都不是。

我们用了3d多孔介质冷却,材料是自研的碳化硅陶瓷——周教授要是感兴趣,明天可以去实验室看测试数据。”

周教授愣在原地,半天没说出话。

打印多孔介质冷却?这是他去年在国际期刊上看到的前沿理论,连样品都没做出来,对方居然已经用在了实体机上。

旁边的王教授忽然叹了口气:“难怪这孩子敢提建私人发射场……他手里攥着的,根本不是商业项目,是能改变国家航天格局的钥匙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