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不客气的谈判(1 / 2)
其实,他早已洞悉约翰牛打的小盘算。华夏这套战术,无非是企图依托换装美械后的火力优势,在预设工事前大量消耗日寇,再图反击歼灭。
其核心意图十分明确,最好能守住缅西北这片土地,再不济,也要将决战压在南部,说什么也要保住滇缅公路这条命脉。
可这一切,对他们约翰牛而言又有什么意义?他们最终得到的,不过是一片资源匮乏的殖民地,却要投入大量兵力与精力。
更不必说还要调动部队参战,一旦失利,不仅将损兵折将,更可能危及英帕尔的安全。
然而,Stillwell将军却从这个计划中看到了价值:它能先稳住战线。哪怕最后反攻未成,至少也能重创日寇、拖住四个师团主力,这已足够向国会交代了。
他忽然转向林译,带着一丝期盼的问道:“林将军,你对这个方案有何见解?”
林译的手指落在地图上某一点,“只要腊戍不丢,这个计划就有一试的余地。此地四通八达,鬼子的进攻的选择太多,我们很难完全封锁。但如果守住这里,我们的选择也很多。”
林译在回忆中清晰地记得,当时为了打赢这场事关国家颜面的出国作战,参谋部耗费大量时间进行周密考察与计划。
他们对战局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便放弃大城市,也要坚决守住腊戍。物资经由空运输送至密支那,再借铁路运抵腊戍,最终通过滇缅公路输送。这个方案最省最高效,为维持可以勉强撑住物资不断。同时,抓紧修筑从天竺至密支那的公路,以维持战争的持续。
然而战败后复盘时才发现,我军溃败的根本原因,正是腊戍的失守。该地地处禅邦高原,山峦连绵,地势相对利于防守,且毗邻密支那、曼德勒等重要据点,既可迅速支援,亦能随时发起反击。
而林译之所以坚决支持此方案,根本原因在于他坚信自己能守得住。论打防御战,他胸有成竹。鬼子的那些战术伎俩,他早已了然于胸。因此他力主先构筑坚固工事,诱敌来攻,通过层层阻击大量消耗小鬼子有生力量,最终实现围而歼之的目的。
“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笑话!完成这个计划至少要半年多时间的修建。东瀛会眼睁睁等你把工事修完吗?一旦其发起攻击,你们才多少部队?就凭你们这些部队,靠临时工事就想挡住整整四个师团?”约翰牛的将军嗤笑着摇头,语气中尽是嘲讽。
“那么,当初又是谁把你们的七千人从鬼子包围中救出来的?”提议者指了指自己,目光如炬的看着他,“如今我们兵力增加、装备换新,我们凭什么守不住?难道就是因为你们不行吗?”
对面那位气焰嚣张的将军顿时语塞,一张脸涨得通红,最终只能懊丧地跌坐回椅子上。事实就摆在眼前:对方是实打实的战功,自己呢?难道要亲口提起那段溃败逃亡的狼狈经历吗?
Stillwell将军在这时敲了敲桌子,声音冷峻而清晰:“对他们、对我们,甚至对东洋人来说,这里的战斗都只是一个战略节点。鬼子只想掐断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华夏则要拼命保住它。而我们的核心利益是牵制太平洋地区的鬼子。你们最好清醒一点:一旦此役失败,华夏只会死守滇省边境,而我们,将不得不彻底调整对华战略。”
话音落下,两位将军面色铁青。他们再清楚不过,对面的双方在这片战场上并没有真正不能放弃的核心利益,或者说,一旦失败,任何利益都将失去意义。而更残酷的是,到时候他们不得不开始设想下一个问题:如果鬼子转头进攻天竺呢?
“你最好祈祷他们撑得住!一旦因物资耗尽缴械,腾出手的鬼子会对你们心慈手软?”Stillwell将军目光死死钉在对方惨白的脸上,“实话说,真到那份上,我们的援助只会先顾着自己。怎么你们自己真的撑得住吗?”
他看着对方喉结滚动,知道该添最后一把火。“别忘了,现在依旧是暗无天日的至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