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暖阳照进老墙根(4 / 4)

加入书签

的,荠菜饺子、红烧肉、糖醋排骨......

叔叔要回来了?林晓雅惊喜地问。档案里写着周奶奶的大儿子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是啊,周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说是高铁票都买好了,复兴号,六个小时就到。老人从布包里掏出个崭新的智能手机,晓雅你看,他教我用微信视频呢,还能看他开大货车的实时位置......

林晓雅接过手机,屏幕上是微信界面,置顶的是大儿子,聊天记录停留在昨晚——妈,给您买了个按摩椅,下周先送到社区服务中心。下面是周奶奶用语音转文字回复的:别乱花钱,妈身体好着呢。

奶奶,这手机您用着还习惯?

习惯习惯,社区那个小张姑娘教了我三回。周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能看新闻,能视频,比原来那个老年机好用多了。老人忽然压低声音,就是流量费贵不贵啊?我看视频的时候老转圈。

陈阳在一旁听得直乐:奶奶,我给您办个家庭套餐,和晓雅的手机号绑一起,流量随便用。

那敢情好!周奶奶拍着大腿,现在的孩子真能耐,比我那俩小子机灵多了。

午饭时,排骨汤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陈阳抢着洗碗,周奶奶拉着林晓雅的手坐在沙发上,从五斗柜里翻出个铁皮饼干盒。

给你的。老人打开盒子,里面是几件婴儿毛衣,粉蓝相间的小开衫,针脚细密得惊人。

林晓雅的脸地红了——她和陈阳上周刚领了结婚证,还没来得及告诉老人。

看你这肚子。周奶奶笑眯眯地拍了拍林晓雅的小腹,奶奶眼神好着呢。这毛衣是开春就织上的,用的新疆长绒棉,软和。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粉蓝相间的小毛衣上,绒毛闪着柔和的光泽。林晓雅想起第一次见周奶奶的情景——老人看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不过三个月光景,那双枯树枝似的手,已经能织出这样精致的婴儿毛衣。

奶奶,您怎么知道......

社区王主任说的。周奶奶笑得像个偷吃糖果的孩子,她来登记退役军人信息,看见你陪我去领建军的抚恤金,就跟我说了。老人忽然严肃起来,握住林晓雅的手,好孩子,你肚里怀着的,是咱们国家的未来啊。

林晓雅的眼眶忽然湿润了。她低头看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那里正孕育着一个新生命,一个将在新时代长大的孩子。窗外的玉兰花早已谢尽,枝头挂满碧绿的果实,像一串串小小的灯笼。

下午,社区组织退役军人座谈会,周奶奶作为烈属代表参加。林晓雅帮老人换上新做的藏青色旗袍,胸前别着那枚红旗徽章。镜子里的老人腰杆挺得笔直,眼神清亮,哪里还有初见时的憔悴模样。

奶奶,您真漂亮。

周奶奶对着镜子理了理鬓角,忽然从抽屉里拿出个红绒盒子,打开——里面是两枚军功章,旁边放着那张樱花树下的合影。老人小心翼翼地把军功章别在旗袍领口,一金一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建军要是还在,该有孙子了。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却带着笑意,他肯定想不到,现在的日子这么好。

座谈会的礼堂里坐满了退役军人,有白发苍苍的老战士,也有英姿飒爽的年轻军官。当主持人介绍到1998年抗洪救灾烈士家属周秀兰同志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林晓雅看见周奶奶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上主席台,背影挺拔如松。

我叫周秀兰,今年七十四岁。老人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礼堂,我儿子是解放军,1998年牺牲在抗洪前线。今天站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老人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的年轻人,我儿子没白死。你们看现在的中国,高铁跑得比风快,高楼盖得比云高,娃娃们吃得饱穿得暖......老人忽然举起胸前的军功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