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暖阳照进老墙根(1 / 4)

加入书签

周奶奶家的老座钟敲过三下时,窗棂上的光斑忽然颤了颤。小吴正帮着收拾碗筷,瓷碗碰撞的轻响里,听见老人喉咙里滚出一声悠长的叹息:你们这些孩子,比我那俩小子有心。

林晓雅刚把切好的苹果放进果盘,闻言动作顿了顿。阳光斜斜切过周奶奶斑白的鬓角,老人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没擦净的泪痕,像老树皮上凝结的晨露。

奶奶,您尝尝这个阿克苏苹果。小吴把果盘往老人跟前推了推,晓雅特意挑的糖心果。

周奶奶颤巍巍拿起一块,牙床轻轻蠕动着。窗外的玉兰花不知何时落了满地,被风吹得在青石板上打着旋儿。我那大儿子,老人忽然开口,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线,小时候最馋苹果。那年头物资紧俏,他爸托人从山东捎回一篮国光苹果,青黄皮的,酸得倒牙。他揣着个苹果在墙根蹲了半晌,非说要等熟透了给妹妹吃......

林晓雅注意到老人枯瘦的手指正摩挲着袖口磨出的毛边,那是件洗得发白的靛蓝布衫,领口还钉着颗磨掉漆的旧纽扣。她悄悄碰了碰小吴的胳膊,两人交换了个眼神——这是社区银龄陪伴计划结对的第三户老人,档案里写着独居,子女在外地工作。

后来呢?小吴顺势接话,给老人续上温热的菊花茶。茶烟袅袅升起,模糊了老人眼底的水光。

后来......后来他成了家,在深圳开大货车。周奶奶的声音忽然低下去,去年冬天说要回来过年,结果疫情一闹,又没回成。视频里看他瘦了好多,说是跑运输熬的......老人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枯树枝似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角。

林晓雅连忙递过纸巾,轻轻拍着老人的背。窗外的风卷着玉兰花瓣扑在玻璃上,啪嗒作响。她瞥见五斗柜上摆着个落了灰的相框,玻璃裂纹里嵌着泛黄的全家福——穿的确良衬衫的男人搂着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后排站着穿军装的年轻人,眉眼间和周奶奶有几分相似。

奶奶,您这相框该擦擦了。小吴拿起桌上的眼镜布,小心翼翼擦拭着玻璃上的尘垢,这是您儿子年轻时候吧?真精神。

周奶奶的目光落在相框上,像被烫着似的缩了缩。那是建军,我小儿子。老人的声音带着异样的沙哑,在云南边防当兵,九八年抗洪牺牲的......

空气骤然凝固。林晓雅看见小吴的手顿在半空,眼镜布飘落下来,盖住了相框里年轻人的笑脸。墙上的老座钟不知疲倦地走着,滴答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对不起,奶奶,我们......林晓雅的声音有些发颤。

没事没事。周奶奶反倒拍了拍她的手背,掌心粗糙得像砂纸,都过去二十年了。那年头电视里放抗洪新闻,我天天守着看,总觉得哪个背影都像他......老人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挤作一团,后来部队送来了军功章,红彤彤的盒子,比结婚证还亮堂。

林晓雅顺着老人的目光看去,五斗柜最高层果然摆着个红绒盒子,边角已经磨出了线头。她忽然明白为什么第一次上门时,老人执意要穿那件浆洗得笔挺的旧衬衫——领口别着枚小小的红旗徽章,针脚细密得不像老人的手艺。

奶奶,下周我们带您去玉渊潭看樱花吧?小吴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听说今年开得特别好。

周奶奶的眼睛亮了亮,随即又黯淡下去:不去了不去了,走不动道。她指了指自己的膝盖,前年摔了一跤,换了股骨头,医生说不能走远路。

我们推轮椅带您去。林晓雅脱口而出,社区就有便民轮椅租借点。

老人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打,像在盘算什么。窗外的玉兰花瓣不知何时积了薄薄一层,像谁撒了把碎银子。那......会不会太麻烦你们?

不麻烦!两个年轻人异口同声,林晓雅看见老人的嘴角微微上扬,像雨后初晴的月牙。

离开时已是黄昏,夕阳把老楼的影子拉得很长。林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