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菜市场里的“程序员”(2 / 3)
将选好的蔬菜一一称重、装袋。“菜心两斤,番茄两个,土豆三个,香菇一小袋……一共是……” 他拿起计算器,按了几下,“二十三块五,给二十就行!”
“啊?这么便宜?” 晓雅有些惊讶。她昨天在超市看到的同类蔬菜,价格起码要贵一半。
“嘿嘿,我这菜没经过中间商,自己种自己卖,成本低。再说,你昨天也帮了忙,这点优惠算什么。” 张老师把装好的菜递给晓雅,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从摊位底下拿出一小把香菜和几根小葱,“这个送你,做菜提味儿。”
晓雅接过沉甸甸的菜袋,感觉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蔬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意。她扫码付了钱,特意多转了五十元。“张老师,您就收下吧!这些菜本来就不值这个价,而且……而且我也想支持一下您的‘公益事业’。”
张老师看到转账金额,连忙摆手:“不行不行,多了多了!我说二十就二十!你这孩子……” 他一边说着,一边就要把多出来的钱退给晓雅。
“张老师,您听我说,” 晓雅按住他的手,认真地说,“我知道您每天送菜给养老院,帮助困难的人,很不容易。这点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或许能让您多送一份菜,多帮一个人。就当……就当我也参与到您的‘程序’里,做个小小的‘子程序’,行不行?” 她情急之下,用上了自己熟悉的编程术语。
张老师愣了一下,显然没太听懂“子程序”是什么意思,但他明白了晓雅的心意。他看着晓雅真诚的眼神,沉默了几秒,最终叹了口气,收下了钱,但又从摊位上拿起一个最大最红的苹果,塞进晓雅的菜袋里:“那……那这个苹果你一定要收下!自家树上结的,甜着呢!谢谢你啊,小姑娘。现在像你这样心善的年轻人不多了。”
晓雅拿着菜袋,感觉心里和手里一样,都沉甸甸的。她还想再说些什么,张老师的摊位前又迎来了新的顾客。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爷,还有几个看起来像是刚下班的环卫工人…… 张老师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个人,根据他们的需求推荐着蔬菜,时不时还会多送一把青菜,或者少算几毛钱。他的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仿佛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在享受一种帮助他人的乐趣。
晓雅没有打扰他,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她看到张老师在给一位看起来生活拮据的阿姨称菜时,悄悄把秤杆抬高了一些;看到他耐心地教一个年轻小伙如何挑选新鲜的黄瓜;看到他接过一位老奶奶递过来的、用手帕仔细包好的零钱时,会笑着说一句“奶奶您慢点,不着急”。
这一幕幕,像一行行温暖的代码,输入晓雅的心田,编译成一种名为“感动”的情感程序。她突然意识到,张老师的“程序”虽然简单,只有“种菜-卖菜-送菜”几个基本模块,但它的“用户体验”却无比友好,它的“社会价值”更是难以估量。他用最原始的方式,搭建起了一个连接土地、餐桌和人心的桥梁,传递着最朴素也最珍贵的善意。
相比之下,自己编写的那些程序,虽然复杂精巧,能处理海量的数据,能实现各种酷炫的功能,但它们真正能给人带来多少温暖和关怀呢?晓雅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工作的意义。她的手指习惯性地在大腿上轻轻敲击着,仿佛在试图编写一段新的“代码”,一段关于如何将技术与这份人间温暖相结合的“代码”。
“小姑娘,你还没走啊?” 张老师忙完一阵,看到晓雅还站在那里,有些惊讶。
“哦,张老师,我……” 晓雅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在想,您每天这样记录送菜、低价卖菜的情况,会不会很麻烦?”
张老师挠了挠头:“是有点。我现在就是拿个小本子记着,今天送了多少给养老院,哪些人买了低价菜,有时候忙起来就忘了记,或者记混了。不过也没关系,都是凭良心做事,大概齐就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