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顶针里的银河(2 / 4)
针上深浅不一的凹痕,突然想起博物馆里见过的汉代青铜针,那些两千年前的针鼻儿里,是否也藏着某个母亲的思念?原来人类最柔软的情感,从来都储存在最坚硬的金属里,任凭岁月捶打也不会消散。
儿子把顶针一个个套在手指上,十根小手指戴满了铜环,像只胖乎乎的千手观音。他举着双手在院子里奔跑,顶针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惊飞了梨树上的麻雀。阳光穿过那些镂空的顶针,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谁把银河裁成了小块的云锦,铺在我们的脚边。
母亲忽然说:"你太奶奶走的前一天,还在纳鞋底。"她声音有些哽咽,转身去厨房倒水。我望着窗台上晒着的棉线,那些被阳光晒得发白的棉线,多像太奶奶纺了一辈子的时光。原来她才是真正的银河裁缝,用顶针做梭子,把人间烟火织成了璀璨星河,而我们都是她缝在时光锦缎上的纽扣,永远不会从岁月的衣襟上脱落。
### 三、针脚密码
儿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非要带着太奶奶的顶针去学校。"这是星星的电话,"他把顶针贴在耳边,一本正经地说,"太奶奶在天上会给我打电话的。"我蹲下来帮他把顶针放进书包侧袋,指尖触到袋里的恐龙玩具和蜡笔,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上学时的情景。
那天太奶奶起得比鸡还早,煤油灯亮了整整一个清晨。她把新做的书包挎在我肩上,又往我口袋里塞了块红糖:"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别跟人打架。"我摸着书包上绣的向日葵,花瓣上还留着她指尖的温度。走出老远回头望,她还站在土坡上向我挥手,蓝布褂子在晨风里飘动,像面小小的旗帜。后来我才发现,书包带子的接口处,她偷偷绣了个小小的"安"字,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
现在儿子的书包上印着奥特曼,铅笔盒里装着自动削笔刀,但他依然宝贝那枚顶针。老师打电话来说,午休时别的小朋友都在玩积木,他却把顶针放在耳边听,说里面有星星唱歌的声音。妻子担心影响别的孩子,想把顶针收起来,我却想起太奶奶说的:"物件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就会护着你。"
上个月带儿子去天文馆,穹幕影院里正放映《引力波》。当画面出现两个黑洞合并的场景时,儿子突然指着银幕大喊:"太奶奶在缝星星!"周围的观众都笑起来,我却红了眼眶。在那片模拟的星海里,我分明看见太奶奶坐在织女星旁,左手按着裂开的星云,右手持着银梭般的缝衣针,顶针在星光里闪着黄铜的光泽。那些从顶针上飞溅的火花,都变成了宇宙背景辐射,在十四亿光年外依然温暖明亮。
深夜给儿子盖被子时,发现他把顶针压在枕头底下,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上面,黄铜表面的凹痕里积着细碎的月光。我想起太奶奶临终前,拉着我的手放在她的顶针上:"以后想奶奶了,就看看天上的星星,那是奶奶用顶针给你钉的纽扣。"现在我终于明白,那些穿越时空的引力波,不过是太奶奶纳鞋底时拉得太紧的棉线,每一次震颤都连着游子的心弦。
### 四、时光补丁
公司组织去敦煌考察,在莫高窟看到唐代刺绣时,我突然驻足不前。那些在千年时光里依然鲜艳的丝线,在佛像衣袂上绣出流动的云彩,针脚细密得如同星河运转的轨迹。导游说这些刺绣出自当时的宫廷绣娘之手,每件作品都要耗费数年时光。我望着那些在幽暗洞窟里依然闪着微光的丝线,突然想起太奶奶针线笸箩里的五彩棉线。
太奶奶的针线笸箩是个掉了漆的木头盒子,里面永远整齐地码着各色棉线,用硬纸板卷成小小的线轴,像捆扎整齐的时光。她总能变魔术般从里面找出我需要的东西:缝裤脚的蓝布、钉纽扣的白线、补袜子的补丁布。有次我的运动裤膝盖磨破了洞,她从笸箩底层翻出块印着小熊的花布,给我补了个圆圆的补丁,同学们都羡慕得不得了,说比新买的还好看。
在榆林窟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