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归途与歧路:当艺术的呼吸撞上KPI的指针(3 / 5)

加入书签

你可能觉得,你现在不缺钱了,画展成功了,作品能卖钱了,不在乎这点顾问费或者项目提成。但你别忘了,当初你答应这个安排,不仅仅是为了钱吧?你说过,不想完全脱离商业实践,想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这对你的艺术创作也有好处。现在呢?你这算是‘保持敏感度’吗?你这是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了。”

林晓雅试图解释:“张总,我不是封闭。我只是……我的创作理念和方向,可能和纯粹的商业广告不太一样了。我现在更关注作品的内在表达,而不是市场的迎合。强行让我去做那些我不认同的商业项目,我怕做不好,反而砸了公司的牌子,也违背我自己的原则。”

“不认同?违背原则?”张总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挑了挑眉,“晓雅,你是不是艺术家当久了,脑子有点不灵光了?广告是什么?广告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哪有那么多‘认同’和‘原则’给你讲?客户的需求,市场的反馈,就是我们的‘原则’!你以为你的艺术创作就完全自由了?你不用考虑画廊的要求?不用考虑藏家的喜好?不用考虑评论家的看法?”

林晓雅微微蹙眉:“这不一样。艺术创作的核心是自我表达,商业设计的核心是满足客户需求。虽然都有制约,但出发点和侧重点完全不同。”

“是,有不同。但你不能把两者完全割裂开来!”张总提高了音量,“我承认,你的艺术造诣很高,你的画展很成功。但你别忘了,你林晓雅能有今天的审美和表达能力,难道没有在创想广告这五年摸爬滚打的功劳?那些看似‘商业’、‘迎合’的项目,难道没有锻炼你的构图、色彩、创意和沟通能力?艺术和商业,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敌人,它们完全可以相互滋养,相互成就!”

张总的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林晓雅的心上。她不得不承认,张总说的有道理。那五年的广告生涯,确实为她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也让她学会了如何在限制中寻找可能性。只是,当她沉浸在纯粹的艺术创作带来的巨大满足感中时,下意识地想要与过去那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日子划清界限。

“我最近遇到一个大客户,是做高端度假酒店连锁的,叫‘云境度假’。”张总话锋一转,开始具体起来,“他们想在国内几个主要城市做一轮品牌形象升级和推广活动,预算非常可观。客户那边明确提出,不要那种太‘商业’、太‘硬’的广告,希望能找到有艺术感、有情怀、能体现他们‘自然、宁静、高端’品牌调性的创意方案。你说,这个项目,除了你林晓雅,我还能想到谁?”

林晓雅的心,猛地一跳。“云境度假”,她听说过,是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个高端度假品牌,以选址独特、设计富有禅意和自然美学着称,和她现在的创作理念似乎有某种契合之处。

看到林晓雅眼中闪过一丝波动,张总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他放缓了语气,循循善诱:“晓雅,这个项目,我希望你能亲自牵头。不需要你天天来公司坐班,你可以带着我们创意部的几个骨干一起做。你的想法,你的审美,加上公司的执行能力,拿下这个项目,十拿九稳。项目成功了,提成少不了你的,这对你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这不是那种低俗的叫卖式广告,这是一个可以让你施展艺术才华的平台,是商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你不是想描绘‘属于这个时代的真实与感动’吗?通过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你的理念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和理解,这难道不比你一个人在画室里创作,影响范围更大?”

不得不说,张总确实很会“画饼”,也很了解林晓雅的软肋。他把这个项目描绘得极具吸引力,既满足了公司的业务需求,也似乎迎合了林晓雅对艺术价值传播的追求。

林晓雅陷入了沉思。她确实对这个“云境度假”的项目有些心动。如果真如张总所说,客户追求的是艺术感和情怀,那或许真的可以做出一些不一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