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标准之战:智能家居联盟的权力博弈与生态困局(2 / 3)

加入书签

但章程附则里的\"技术委员会成员资格\"条款,却将年营收低于五亿元的企业排除在外。

### 三、标准的迷局:技术中立性的异化危机

凌晨三点的联盟办公室,陈默和刘敏对着白板上的利益相关方图谱陷入沉默。图谱中心用红色标注的\"数据互通协议\"节点,向外辐射出密密麻麻的连接线:美的的家电生态、海康的安防网络、阿里云的服务器集群、京东的物流系统……每个节点都标注着年度研发投入金额,最小的数字来自一家专注于智能花盆的创业公司——87万元,仅相当于美的研发费用的0.003%。

\"其实我也有苦衷。\"刘敏突然开口,拉开抽屉拿出一份文件,\"这是工信部最新的《智能硬件安全合规指引》,要求三个月内完成所有联网设备的安全认证。如果标准制定再拖延,整个行业都将面临合规风险。\"她的指甲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字样上反复摩挲,\"那些巨头企业背后站着的,是地方政府的Gdp指标和十万级的就业岗位。\"

陈默的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弹出凌云科技cto的紧急消息:\"美的系资本正在接触我们的b轮投资方,要求在新一轮融资中加入技术标准服从条款。\"他猛地将手机拍在桌上,玻璃屏裂开蛛网般的纹路:\"这就是他们的技术霸权!用资本绞杀代替技术竞争!\"

这场博弈在第七次标准审议会上达到白热化。当美的团队展示完长达187页的技术白皮书后,陈默突然播放了一段暗访视频。画面中,美的\"美居生态\"的工程师正在培训经销商:\"只要在系统升级时悄悄替换掉加密芯片,那些用小米网关的用户设备自然就会断连。\"视频播放完毕,会场陷入死寂,只有王建军的紫砂壶在桌上发出细微的震颤声。

### 四、破局的微光:分布式治理的艰难探索

转机出现在意想不到的领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反垄断调查通知书送达联盟理事会的当天,美的股价单日暴跌7.3%。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工信部电子标准研究院突然宣布将\"智能家居安全标准\"纳入\"团体标准试点\",要求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式标准制定平台\"。

在试点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陈默提出的\"模块化标准体系\"获得意外多数支持。这套方案将安全标准拆解为12个技术模块,每个模块由不同领域的领先企业牵头制定:数据加密模块交给凌云科技,硬件安全模块由格力负责,用户隐私保护模块则委托给一家专注于网络安全的第三方机构。这种\"分蛋糕\"式的架构,既保留了巨头企业的技术优势,又为中小企业争取到关键模块的话语权。

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利益协调。当讨论到数据共享模块时,海康威视团队突然离场——这个模块触及了安防企业最核心的数据流控制权。为挽回僵局,陈默连夜修改方案,提出\"数据主权分层\"概念:原始数据归设备厂商所有,特征数据归平台运营方,脱敏数据进入联盟共享池。这个妥协方案最终以27票赞成、3票反对的结果通过表决。

标准正式发布那天,陈默独自来到联盟办公室楼下的咖啡馆。落地窗外,刘敏正与几位中小企业代表拥抱庆祝。他的手机收到银行短信:b轮融资到账,投资方名单里没有出现任何美的系资本。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桌面上投下光斑,恰好照亮《智能家居安全标准》扉页的那句话:\"技术的终极使命,是让每个生命都获得尊严与自由。\"

这场标准之战并未真正结束。在随后的实施过程中,关于加密算法迭代速度的争议、数据脱敏程度的界定、测试认证流程的公正性等问题依然不断涌现。但当第一批符合新标准的智能设备走下生产线时,陈默在用户手册的最后一页看到了联盟所有参与企业的LoGo——从营收千亿的巨头到仅有七名员工的创业公司,这些大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