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数据之微澜,信任之基石(2 / 5)

加入书签

离开。他意识到,自己可能低估了这个“0.03%”。

秦枫没有立刻下结论,他调出了更早期的历史数据,将时间轴拉长到一个月、一个季度。他发现,“文件上传失败率”一直非常稳定,长期维持在0.05%左右的极低水平,波动从未超过0.01%。这次0.03%的上升,虽然绝对值很小,但相对波动幅度达到了60%,这绝非偶然的“误差”。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了“文件协作”模块的最近几次代码提交记录和服务器配置变更记录。最近一周,为了优化大文件上传速度,技术团队确实对该模块进行了一次小版本的迭代更新,主要是优化了分片上传的算法,并对部分边缘节点的缓存策略做了调整。当时测试环境一切正常,上线后初期反馈也很好,用户投诉量甚至还有所下降。

难道是这次更新引入了什么潜在的问题?秦枫的眉头锁得更紧了。他没有立刻通知技术负责人,而是决定先亲自看看数据。

**二、严谨的“溯源”**

半小时后,小李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里多了几分发现的兴奋和紧张。

“秦总,分析结果出来了!”小李将电脑屏幕转向秦枫,“我们做了详细的交叉比对,发现了一个……嗯,一个非常非常隐蔽的规律。”

秦枫凑近屏幕。小李指着一个可视化图表解释道:“我们将失败案例按‘文件大小’和‘上传时间段’两个维度进行了聚类分析。您看,失败的请求,有超过78%集中在单个文件大小‘100b - 200b’这个区间,而且,上传时间主要发生在每天凌晨2点到4点之间。”

林晓雅听到隔壁办公室似乎有持续的讨论声,会议正好告一段落,她便起身走了过去,想看看秦枫在忙什么。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小李的这段话。

“100到200b的文件?凌晨时段?”林晓雅推门进来,有些疑惑,“这个时间段,用户量应该是低谷期吧?服务器负载最轻,怎么反而会出现上传失败?而且还是特定大小的文件?”

秦枫抬眼看了看林晓雅,点了点头:“晓雅,你来得正好。小李,继续说。”

小李清了清嗓子:“是的,林总。我们也觉得奇怪。进一步分析这些失败请求的Ip归属地和网络运营商,发现它们大部分来自于二三线城市的某些特定中小运营商,而且,这些请求在失败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数据包在经过某个特定的省级骨干网络节点时,出现了间歇性的、极其短暂的丢包或延迟突增。”

“特定运营商?特定骨干节点?”秦枫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大脑飞速运转,“这指向的不是我们平台自身的服务器或代码问题,更像是……网络链路层面的问题?”

林晓雅插话道:“如果是网络链路问题,那应该是运营商的责任吧?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联系对应的运营商排查?而且,0.03%的失败率,用户感知应该不强, aybe只是个别现象,或者过两天自己就好了?”她的思维还停留在市场层面,考虑的是用户反馈和应对成本。在她看来,为了一个万分之三的、可能是外部原因导致的小概率事件大动干戈,似乎有些“反应过度”,不符合商业效率原则。这让她想起了以前,她常常觉得秦枫在某些技术细节上“小题大做”。

秦枫没有立刻反驳她,而是转向小李:“小李,做得很好。这个发现非常关键。你再去做两件事:第一,立刻联系我们的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和云服务合作伙伴,把我们定位到的这个骨干节点信息提供给他们,请求他们协助排查该节点在特定时间段(凌晨2-4点)针对特定大小数据包(100-200b分片)的传输情况。第二,从我们的客户中,随机抽取100个在该时间段有过‘100-200b文件上传失败’记录的用户(注意保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