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秦穗辨伪破瞒计魏祭抗苛守农俗(1 / 2)
白露的晨霜刚在秦地粟穗上结出薄冰,泾阳县的秋穗核验就起了风波——按《商君法?租税律》,“白露后十日核穗定税,壮穗(百粒重五钱)亩缴三成,弱穗(百粒重三钱)亩缴两成”
,旧贵族令狐康却玩起了“穗样掉包”
的把戏:把私田壮穗藏进地窖,只拿弱穗去公仓申报,还让家奴在核穗吏的样穗篮里偷偷换穗,想少缴十石税粮。
赵承骑着青骊马走在田埂上,马背上的竹筐里装着两样关键物:一是“穗质核验匣”
,分三层装着“鲜穗、干穗、虫蛀穗”
的标准样;二是“地块穗谱”
,记着全县各田块的土壤肥力——他刚从咸阳带回新定的“穗茎比对法”
,就是要戳穿这种“以弱充壮”
的瞒产伎俩。
一、主线:赵承辨穗破瞒产,令狐康伏法正税规
公仓前的核验场挤满了农人,令狐康穿着锦缎短袄,手里举着枝干瘪的弱穗,对着核穗吏高声喊:“今年霜来得早,俺家私田全是这样的弱穗,按律只能缴两成税!”
说着就要把弱穗往样穗篮里放。
赵承上前一步拦住他:“令狐大夫别急,先看看这穗茎。”
他从核验匣里取出鲜壮穗,指着穗茎处:“壮穗刚割下,穗茎里的汁水没干,掐开是绿的;你这‘弱穗’,穗茎掐开是白的,分明是放了三天的陈穗——私田的新穗,藏哪了?”
令狐康脸色一僵,强辩:“陈穗也是俺家的!
粟穗放几天都会干!”
可他身后的家奴却慌了,手往怀里缩——赵承眼疾手快,冲过去拽住那名家奴,从怀里搜出个布包,里面全是刚割的壮穗,穗尖还沾着晨霜:“这穗上的霜还没化,要是陈穗,霜早该融了!”
小吏立刻跟着去令狐康私田,在地窖里挖出二十多袋壮穗,袋口还贴着“令狐氏私藏”
的木牌。
里正张伯捧着自家粟穗上前:“俺家田和他家挨着,土壤一样,俺的是壮穗,他咋会全是弱穗?”
农人们也跟着起哄,有的举着自家壮穗喊“俺们都如实报,就他耍滑!”
令狐康见瞒不住,“扑通”
跪在地上:“俺就是想少缴点税,饶了俺这一回!”
赵承展开《商君法》竹简,念得字正腔圆:“瞒产一亩罚粟五石,你私藏壮穗百亩,该罚粟五百石,爵降为庶人——服不服?”
后续的核验里,赵承教农人们用“穗茎比对法”
自查:“壮穗茎绿、粒沉,弱穗茎干、粒轻,别让人家换了你们的好穗!”
他还让小吏把各户的穗样都编上号,和地块穗谱对应,免得再有人掉包。
核验册上最后批注:“泾阳白露核穗,令狐康以陈弱穗换鲜壮穗瞒产,赖穗茎湿度与现场人证破之。
核穗不是为了多征税,是为了让老实人不吃亏。”
二、支线?农人孟姬:魏祭抗苛护家俗,郑五敛财吃瘪
同一时辰,魏国曲沃县的“尝新祭”
场地,孟姬正领着阿大摆祭器——按魏地农俗,尝新祭要供“新粟饭、鲜瓜、家酿米酒”
,由农户自办,官府只来观礼。
可小吏郑五却带着两名差役,扛着个写着“官制供品”
的木箱过来,往案上一放:“县府新规,尝新祭供品需用官制,每户缴铜贝三枚,不然不准祭!”
孟姬手里的陶碗“哐当”
一声磕在案上:“郑吏说笑了!
俺们魏地的尝新祭,从魏文侯时就是农户自办,你这‘官制供品’,俺咋没听过?”
阿大也凑过来,指着木箱里的米酒坛:“这坛上的泥封都裂了,是去年的陈酒,还敢当新的卖!”
郑五把木箱盖摔得巨响:“这是县丞定的规矩!
不缴钱,你们的祭礼就是‘私祭’,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