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霜降护窖防霜害古卷补记传农礼(2 / 3)
度测得准”
。
楚国农妇把防霜草帘的艾草换成了“艾草+苍术”
混合絮,帘边加了金属环:“拴在木桩上更牢,风刮不动”
。
鲁国的王大叔在密封板旁加了“窖口挡霜板”
,板斜搭在窖口东侧,“晨霜从东飘来,这板能先挡一层,省得霜直灌窖里”
。
二、协作护窖的冲突与急救护窖刚开头,就见柳氏挎着空篮匆匆跑来,篮子上还沾着潮泥:“公孙先生,贵族家的管家带着人来,说要征用咱的种窖囤放私藏的粟米,还说‘农窖归大夫管,想占就占’,这要是被占了,咱的种粒往哪放啊!”
话音未落,就见五个穿青色短打的仆役扛着粮袋走来,为的管家攥着块刻着贵族名号的木牌,往窖口一插:“奉季氏大夫之命,征用此窖囤粮,尔等将种粒搬走,再敢阻拦,就按抗命处置!”
王二愣子当即把窖温监测仪横在窖口:“农窖是咱农人留种用的,古卷上都记着‘鲁宣公时定例——农窖专储种粒,贵族不得征用’,你敢违例?”
公孙矩没急着争执,而是展开《霜降护窖录》,让管家看赵无恤的批注:“你看,古卷记着‘鲁地农窖,春播前专储种,秋收起至霜降护,非灾年不得挪作他用’,今年非灾,你们大夫征用,是违了旧例。”
又让人去唤里正与族老,族老赶来后,见古卷批注与鲁地旧例相合,只好让管家带人退去:“大夫那边我去回话,农人种粒是根本,动不得!”
一场风波平息后,护窖的节奏更快了。
列国农夫自分成“测温组”
“封窖组”
“救窖组”
:秦国汉子全去测各地窖温,把低于零度的窖做上红记号;楚国农妇负责盖草帘封窖,按“草帘一层、泥封一圈”
的规矩来;鲁国田夫跟着柳氏救潮窖,用干麦秆铺在窖壁,吸走潮气,再把受潮的种粒挑出来重新晒。
公孙矩跟着救窖组忙活,见张大哥铺麦秆时没贴紧窖壁,赶紧递过竹片:“按古卷说的,麦秆得用竹片压着贴壁,不然潮气吸不净。”
另一边,孟春现秦地深窖温度太低,便和几个农妇抱来干柴,在窖口旁烧了堆小火(离窖口三尺远,免得失火):“古卷说‘窖口微火增温,不烧窖还能提温’,这样窖内温度能升两度!”
小石头也没闲着,他守在晒种的竹席旁,帮着挑受潮的种粒:“这粒暗,是潮的,得晒!”
三、古卷补记的农礼细节护窖间隙,赵无恤带着抄录古卷的仆从赶来,身后还跟着两个熟悉鲁地农俗的老农。
“昨儿个查《周礼·地官》,现‘霜降护窖’的农礼只记了晋地的,鲁地的还缺着。”
他蹲在柳氏家的窖口,看着老农演示鲁地的“护窖祭礼”
——先在窖口摆上两碗粟酒、一块麦饼,老农双手合十念道:“窖神护种,霜寒莫侵,来岁春播,五谷丰登”
,念完将酒洒在窖口,把麦饼掰碎撒在草帘上。
赵无恤让仆从记下:“鲁地霜降护窖,需祭窖神,用粟酒麦饼,祭后封窖,忌喧哗。”
公孙矩接过竹简,指着其中一段补充:“赵公,秦地护窖还有‘窖门贴符’的习俗——用桃木片刻‘防霜’二字,贴在窖口东侧,说是‘桃木避寒’,虽为俗信,但农人信这个,记上能让农礼更全。”
柳氏也凑过来,指着窖壁的泥层说:“俺们鲁地护窖,窖壁要糊三层泥,每层泥里混点麦糠,这样泥层不开裂,霜渗不进来,这也得记上。”
赵无恤当即让仆从补在竹简空白处,还在旁批注:“农俗即农法,俗信藏智慧,不可漏记。”
为了让护窖农礼传得更实,众人还做了“护窖礼示教牌”
:用竹片刻出“祭窖神、封草帘、贴桃符”
的步骤,每个步骤旁都画着小图,连“麦糠混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