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一春护穗促的满,盼得粮丰的耕(1 / 4)

加入书签

谷雨的细雨刚把拔节苗的穗芽润得冒尖,列国的农夫已扛着抽穗期护穗家伙往田间赶。秦国的汉子握着竹制穗形测量卡,卡上刻着 “麦穗五寸、稻穗六寸、豆荚两寸” 的标准线;楚国的农妇挎着麻编防鸟护穗网,网眼比麻雀头小,能挡鸟不缠穗;鲁国的田夫提着木柄定量穗肥器,器底有可调漏孔,标着 “麦一勺、稻半勺” 的刻度。脚步踩在抽穗苗间的软土上 “沙沙” 响,像给冒尖的穗子唱 “饱满曲”,引得埂边的蒲公英开了白花,绒毛飘在穗间,像是来给护穗的人 “送轻拂”。

“公孙先生,您看这麦穗有的空瘪瘪的!” 王二愣子蹲在麦垄旁,捏着颗刚抽的麦穗,指缝漏下的空壳飘了一地,“昨儿个按秦国的法子摸了摸穗,有的穗芽没撑起来,再不管灌浆时填不满,粮食就减产,您给瞅瞅咋测才知穗发育好不好。”

公孙矩刚把 “华夏” 剑靠在田间的老梨树上,剑鞘上的 “拔节护纹” 旁,新长出的 “护穗纹” 像颗饱满的麦穗,把旧纹路衬得沉甸甸的。“这抽穗期护穗跟给穗子‘量身材’似的,得测发育、防鸟啄、补肥足,” 他把穗形测量卡贴在麦穗旁,卡上的标准线正好对齐壮穗,“阿柴从秦地老农那学的法子,秦国的卡测穗、楚国的网防鸟、鲁国的器施肥,三样配着来,穗发育匀、不遭鸟抢、肥够灌浆,穗才能长得饱满。”

说话间,小石头抱着个竹编的护穗篮跑过来,篮底的编纹刻着测量卡和护穗网的图案,倒跟剑上的护穗纹一个样。“这是跟鲁国家爷学编的‘分具篮’,” 王二愣子媳妇拎着布包跟在后头,包里装着测穗粒密度的竹盘,“一格放测量卡、一格盛护穗网、一格挡穗肥器配件,干活时不混茬,竹盘还能测密度 —— 麦盘里粒超二十颗是满、少于十五颗是稀,一倒就知。”

小石头把护穗篮往剑边一放,剑穗突然晃了晃,坠下颗麦穗壳,正好落在篮里的竹盘里 “嗒” 地弹了弹,滚到空壳堆。跟着看热闹的小黄狗凑过来,鼻子凑着护穗网嗅了嗅,被穗子的清香勾得直甩头,引得大伙都笑。

一、护穗工具的巧调试

整理护穗工具的场面比谷雨的田间还热闹,列国的器具往院坝里一摆,秦国的穗形测量卡、楚国的防鸟护穗网、鲁国的定量穗肥器排成排,修卡边的 “沙沙” 声、编网眼的 “嗡嗡” 声、调漏孔的 “咯吱” 声缠成团,转眼间,件件工具就收拾得称手,像等着给穗子 “做饱满保健” 的好帮手。

“这测量卡得按作物调尺寸,” 秦国的老竹匠正给卡补刻标准线,手指捏着卡比对刚抽的穗,“麦穗瘦长,卡宽留两指;稻穗宽厚,卡宽留三指;豆荚扁长,卡边磨圆些,别刮破荚壳。像给不同穗子‘做专属尺子’,测得多准,就知灌浆够不够。”

王二愣子学着磨卡边,磨得太糙刮破了麦穗壳。“你这是给尺子‘装毛刺’呢!” 秦国的张大哥笑着递过细砂纸,“磨到卡边能轻轻蹭穗壳不刮破就行,太糙反倒伤穗。”

公孙矩帮着改护穗网,把楚国的麻网缝在可伸缩竹框上,又在网边加了软棉条,“这样架在苗垄上时不磨穗子,竹框能随垄长调整,像给穗子‘盖防护罩’,鸟进不来、穗子不受伤,” 他把网架在麦垄上,“风一吹网晃,鸟吓得不敢落,还不缠穗。”

楚国的刘婶正给定量穗肥器调漏孔,把麦用漏孔调大、稻用漏孔调小:“穗肥得按作物给,麦子灌浆需肥多、稻子需肥少,像给穗子‘喂饱饭’,多了烧根、少了灌浆差,漏孔对准刻度正好。”

阿柴突然指着地上的影子喊:“师父,您看这护穗网的影子,跟剑上的护穗纹对上了!”

众人扭头一看,可不是嘛!测量卡的影子刻着直线,护穗网的影子织着小格,穗肥器的影子带着漏孔痕,三股影子在地上织成张网,把列国的巧思都兜在里头。

“昨儿个试编护穗网时还吵了两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