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一秋冬护妥的实,藏得岁岁的安(3 / 4)
一起想办法管用,这要是单家单户,准保一半粮被淋湿,今年就白存了!” 秦国的张大哥突然发现南头的仓门有点松,关不严,赶紧拎着木楔过来:“得钉木楔,不然冷风灌进仓,粮容易冻!”楚国的刘婶也跟着过来:“俺帮你扶着门,你钉楔,快得很!” 小石头也跟着帮忙,他帮着递油布,刘婶教他“把布铺在防雨布下,别铺歪”,张大哥帮着扶稳木梯,三个人配合得像老搭档。“俺递的油布能挡雨不?”小石头抬头问,脸上沾了点泥,像只小花猫,引得大伙都笑。 ## 四、旧器修缮的巧法子 护完仓,列国的人又忙着“修缮旧农具”——秋收用的割镰、扬场叉都磨坏了,得修好了存着,明年春耕才好用。秦国的汉子磨旧镰,用细砂纸把钝刃磨亮;楚国的农妇编新的农具柄,用软竹篾编得防滑;鲁国的田夫补旧的扬场叉,用木胶把松动的叉齿粘牢。 “这旧镰得磨得‘咬’住麦秆,”秦国的张大哥边磨边说,“刃口要斜着磨,别磨太尖,不然容易崩口,像给镰‘磨牙齿’,能割还耐用。” 公孙矩帮着查农具,把磨好的镰试割稻草,能轻松割断就合格:“农具修得好,明年干活才省劲,不然用坏的工具,割粮慢还漏粒。” 阿柴在旁边给编好的农具柄缠布,缠成防滑纹:“柄缠布,握着手不滑,冬天冻手也能握稳,像给农具‘戴手套’。” “俺家的砂纸用完了,能借你家的匀点不?”南头的赵婶举着旧镰过来,有点不好意思地问。秦国的张大哥赶紧递过砂纸:“拿去用,俺这还有,够磨完自家的镰!” “俺家的木胶没了,能借你家的用用不?”北头的孙叔举着旧叉过来。鲁国的王大叔赶紧递过木胶:“拿去用,粘的时候多涂两层,才粘得牢!” 教书先生拄着拐杖走来,手里捧着本《农具修缮要诀》,指着里面的图:“你们看,古人也修旧农具,讲究‘磨刃、编柄、补齿’,跟咱现在一样,这就是‘旧器修好再用,农耕不费功夫’的理。” 修缮到夕阳西下,旧农具都修得整整齐齐,磨亮的镰、编好的柄、补牢的叉,摆在杂院像支新队伍。王二愣子拍着手上的灰:“今年这旧器修得好,明年春耕准能用,省得买新的!” ## 五、冬播育苗的新准备 修缮完农具,列国的人又忙着“筹备冬播育苗”——要种点耐寒的油菜、大麦,明年春天能当绿肥,还能收早粮。楚国的农妇找了块向阳的小地块,翻松土壤;秦国的汉子往土里掺腐熟的粪肥,增加肥力;鲁国的田夫搭小暖棚,用竹条弯成拱,盖层薄布,像给冬播苗“盖小暖棚”。 “这冬播苗得像养‘娇娃’,”楚国的刘婶边翻土边说,“土要松,肥要足,暖棚要透气,不然苗长不好,像给苗‘盖小被子’,暖乎乎的好发芽。” 小石头也跟着学翻土,用小锄头刨得慢,却刨得匀。“俺翻的土能育苗不?”他抬头问,脸上沾了点土,像只小花猫。 “能!”公孙矩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你翻的土松,苗根好扎根,明年准能长好。” 李掌柜端着刚熬好的玉米粥过来,分给大伙:“喝碗粥歇会儿,育苗得慢慢来,急不得,明年春天咱就能收早粮啦!” ## 六、岁月里的冬护盼 立冬那天,粮仓护好了,旧农具修好了,冬播苗也育上了,列国的人聚在老椿树下,看着满仓的粮食,心里踏实得很。秦国的温湿度计、楚国的防蛀包、鲁国的补仓铲,还摆在粮仓周围,像给粮食守着门。 公孙矩摸着靠在老椿树上的“华夏”剑,剑鞘上的冬护纹旁,新的“盼春纹”已悄悄冒头,像刚发芽的冬播苗。“明年开春,咱就用修好的农具,种上育好的苗,”他看着大伙,“一起耕、一起护、一起收,让粮仓年年都满,日子年年都安。” 王二愣子握着仓钥匙,笑着说:“明年俺第一个来巡检粮仓!开春前再测次温湿,别让粮潮了!” 刘婶也说:“明年俺还来教大伙编防蛀包,用新采的樟木片,味更浓!” 小石头拉着公孙矩的衣角,仰着小脸问:“师父,明年冬播苗长出来,俺能帮着浇水吗?俺保证好好浇,让苗长得壮!” 公孙矩笑着点头:“能!明年给你留块育苗地,让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