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一夏收割忙的欢,填得仓仓的满(2 / 4)

加入书签

点凉的,干活不燥得慌。” 小石头突然指着柳树上的布谷鸟,众人抬头,见阳光穿过枝叶,在地上投出个歪歪扭扭的“收”字,正好把剑的影子圈在正中间。 ## 二、协作收割的热乎劲 收割的时候,列国的农夫自发分了三伙。秦国的汉子在前头“开割”,弧形割镰“唰唰”地扫过垄,熟穗“哗哗”倒在地上,整整齐齐像铺了层金毯;楚国的农妇跟在后头“分粮”,分粮筛“咚咚”地晃着,稻谷落粗格、麦子落中格、豆子落细格,分得清清楚楚;鲁国的田夫推着运粮车殿后,把分好的粮“哗哗”倒进车斗,木轨车“咕噜噜”往粮仓跑,像条流动的“小金河”。 “今儿这割得,比娶媳妇还热闹!”王二愣子媳妇举着分粮筛吆喝,筛里的麦粒堆得冒了尖,“秦国的镰割得快,楚国的筛分得清,鲁国的车运得稳,三样齐活,粮食想不装满仓都难!” 公孙矩站在田埂上,看着金毯似的熟穗一点点变成车斗里的粮,旁边的小石头正踮着脚学用小割镰,总把麦秆割得歪歪扭扭。“割的时候要贴着根,”公孙矩握着他的手往下压,“像给麦子‘剪头发’,得齐整才好捆,不然运的时候容易掉。” 小石头学着割了几丛,虽然慢,却没撒一粒麦,乐得举着镰喊:“俺也会割麦子啦!明年俺能自己割一垄!” 才干了不到三个时辰,东头的麦田已割完半亩,西头的稻田刚分完粮,北坡的豆田运粮车已跑了三趟,三伙人配合得像台转得顺溜的机器。路过的货郎都停下担子,踮着脚往田里瞅:“今年这收成真好!你们这混着割的法子,比单家单户快多啦!” “你看这搭配多妙,”隔壁的老太太坐在埂上捡落粒,银白的头发被风吹得乱蓬蓬,“割粮的是秦国的老汉子,分粮的是楚国的大姑娘,运粮的是鲁国的半大孩,忙着忙着就忘了谁是哪国的,倒像一家子收自家的粮。” 割到列国合耕的“共收田”时,田里更热闹了。秦国的农夫数着割倒的垄数,楚国的农妇记着分好的粮重,鲁国的田夫算着运粮的趟数。指尖碰过的粮食,都透着股子沉实,连飞过的白鹭都落下来,在埂上啄着散落的谷粒,好像也在分享丰收的喜。 “这混着收割,收的不光是粮食,更是咱心里的甜,”李掌柜蹲在埂上喝绿豆汤,粗瓷碗沿沾着麦芒,“就像去年咱修的木轨,秦国的木匠铺轨、楚国的竹匠做车、鲁国的石匠固基,轨平了,车稳了,粮才能快归仓。” 歇晌时,小石头拉着公孙矩去看自己割的那堆“小粮捆”,虽然捆得松松垮垮,却透着认真。刚走到剑旁边,运粮车溅出的麦粒突然顺着风飘过来,落在剑鞘上,竟和收割纹叠在了一起,像给剑鞘盖了层金纱。 “这剑和小石头,怕是一伙的吧?”有人在埂上大着嗓门笑,引得大伙都跟着乐。 ## 三、突发阵雨的抢收忙 正当大伙割得欢,天边突然飘来团乌云,风也刮得急了,熟穗“哗啦哗啦”地晃,刚割的粮堆眼看要被雨淋。“要下阵雨啦!快盖粮!”王二愣子丢下割镰就往粮堆跑,“别让雨把粮淋潮,晒着费劲!” 公孙矩抱着剑站在田埂上,剑鞘上的收割纹被风吹得沾了点麦芒,顺着纹路往下落。“别慌,按老法子来!”他指着杂院的塑料布和麻袋,“秦国的汉子往粮堆上盖塑料布,挡雨水;楚国的农妇把割好的粮捆往车上搬,快运仓;鲁国的田夫把分好的粮倒进密封袋,免得受潮,三样都得快!” 众人一听,赶紧分头行动。秦国的汉子扛着塑料布往粮堆跑,布“哗啦”一声铺开,把金黄的粮堆盖得严严实实,雨水“啪啪”打在布上,没渗进半点;楚国的农妇抱着粮捆往车上搬,捆子堆得像座小山,小黄狗还帮着叼散穗,往车边送;鲁国的田夫拎着密封袋,往分好的粮里灌,袋口扎得紧实,潮气渗不进去。 “俺家还有旧的草席,能盖在塑料布下,吸潮气!”西头的张婶扛着草席跑过来,草席上还带着去年的稻香;“俺去烧点姜汤,大伙淋了雨喝口暖身子!”东头的李叔拎着铁锅往灶房跑,姜汤的香味很快飘满了田埂。 阵雨“噼里啪啦”下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停了。众人掀开塑料布一看,底下的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