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一仓融合守的实,盼得岁岁的耕(3 / 4)

加入书签

” 刘婶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你捡的腐叶软和,拌在肥里,地会更松,苗根好扎根。”

李掌柜提着藤篮过来,篮里的玉米粥还冒热气:“大伙歇会儿,喝碗粥再干!这粥是新玉米磨的,香得很!”

众人围过来喝粥,你一碗我一碗,小黄狗蹲在旁边,小石头也给它倒了点粥,它吃得尾巴直晃。“这冬肥积得好,明年地肥,收成就好,” 李掌柜喝着粥说,“咱这混着积肥的法子,比单家单户快多了,还拌得匀。”

积到夕阳西下,肥堆已堆得像座小山,秦国的粪肥、楚国的腐叶、鲁国的草木灰拌在一起,透着股腐熟的土香。王二愣子拍着肥堆笑:“这肥够明年半亩地用了!准能长好庄稼!”

四、邻里互助的暖光景

冬闲前,列国的人还忙着帮村里的孤寡老人修粮仓、晒粮食。东头的张大爷年纪大了,粮仓漏了缝,秦国的张大哥带着人帮他补仓;西头的李奶奶晒不动粮,楚国的刘婶带着人帮她把粮搬到场上晒;北头的王爷爷缺柴火,鲁国的王大叔带着人帮他砍柴火。

“张大爷,您这仓缝得用新泥补,” 张大哥拿着泥抹子,往仓缝里抹泥,“补完再晒两天,就不漏了,粮食存里头也放心。”

张大爷端着茶水过来,笑得满脸褶子:“谢谢你们,不然俺这粮食冬天得受潮。”

刘婶帮李奶奶晒稻子,她把稻子摊得匀匀的,时不时翻一翻:“李奶奶,这稻子得晒透,不然容易长霉,晒透了存起来,冬天吃着也香。”

李奶奶拉着刘婶的手,眼里含着泪:“你们真好,比俺自家娃还贴心。”

小石头也跟着帮忙,他帮张大爷递泥块,帮李奶奶捡稻子里的草屑,虽然力气小,却跑得满头汗。“俺也能帮老人干活啦!” 他笑着说,脸上的泥都没顾得上擦。

帮完老人,大伙还把新收的粮分了些给老人 —— 秦国的麦粉、楚国的稻米、鲁国的豆子,每家都收到满满一袋。王爷爷捧着粮袋说:“谢谢大伙,今年冬天不愁吃了!”

公孙矩看着这热闹的场面,笑着说:“古人说‘邻里相帮,冬日不凉’,咱这就是,不管哪国的人,凑在一块儿就是一家人,互相帮衬着,日子才过得暖。”

五、冬闲盼耕的妙讨论

到了十月,天更凉了,田里没活了,列国的人聚在粮仓前,商量明年的春耕计划。秦国的张大哥拿出今年的收成账本,指着上面的数字说:“今年东头的麦田亩产高,明年咱再多开两亩麦田!”

楚国的刘婶也说:“西头的稻田今年有点涝,明年咱得把排水沟挖深点,再多种点耐涝的稻种!”

鲁国的王大叔从怀里掏出包种子,打开一看,里面是饱满的玉米种:“这是俺托人从南方换来的玉米种,明年咱试种几亩,看适合不适合咱这的地。”

公孙矩拿出张田地分布图,上面画着列国合耕的地块:“明年咱还按‘混种’的法子,秦国的麦子种在东头,楚国的稻子种在西头,鲁国的豆子种在北坡,中间种点玉米,多样化种植,不管天旱天涝,都有收成。”

小石头也凑过来,指着图上的一小块地说:“俺要在这儿种麦子!明年俺自己割!”

大伙都笑着点头:“行!给你留一小块地,明年就看你的了!”

货郎背着布袋子逛到粮仓前,见大伙在商量春耕,赶紧扯开嗓子喊:“瞅瞅俺带啥好东西了!这‘壮苗肥’是用列国的草药和粪肥混的,拌种时撒点,能防病虫害,还能促发芽!”

他往地上撒了点肥,原本干硬的土,看着都松软了些。“这肥掺了秦国的苦参、楚国的艾草、鲁国的堆肥,都是好东西,” 货郎举着肥块笑,“去年在魏国农庄试了,发芽率比往常高六成!”

“俺家明年要多买点!” 王二愣子赶紧说,“明年争取比今年收得还多!”

六、岁月里的冬储盼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