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一田融合防的严,守着穗穗的实(2 / 4)

加入书签

p>

“做防具得懂虫子的习性,” 老木匠用砂纸磨着诱虫灯架,“秦国的药壶壶嘴得细,药粉撒得匀;楚国的粘虫板边缘得圆,免得刮伤稻穗;鲁国的诱虫灯电线得长,能拉到田中间。看着简单,这里头全是抓虫的心思。”

公孙矩帮着调药剂,用齐国的草木灰和燕国的硫磺粉混进秦国的除虫粉里,又加了点楚国的薄荷汁,拌匀的药粉透着股清凉味,撒在叶上不呛人。“你看这浓度调节,” 他往药粉里加了勺水,“虫多的地块浓点,虫少的地块淡点;穗子快熟的地块少撒,刚灌浆的地块多撒,一调能管三亩。”

货郎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逛到田边,见大伙忙得热火朝天,赶紧扯开嗓子:“瞅瞅俺带啥好东西了!这‘长效粘虫胶’是用列国的树胶熬的,涂在板上半个月都不干!”

他往粘虫板上涂了点胶,原本容易干的胶层顿时变得亮晶晶的,粘住的小虫扑腾半天都掉不下来。“这胶掺了秦国的松脂、楚国的桃胶,又黏又耐用,” 货郎举着粘虫板笑得满脸褶子,“去年在魏国农庄试了试,防虫效果比往常好七成。”

公孙矩把剑挪到防具堆旁边,剑鞘上的潮气沾在药壶上,竟让不同防具的影子在地上慢慢凑成个圆圈,圆心处正好是秦药、楚板、鲁灯配在一起的防虫组合。

“这剑是真懂庄稼事,” 老药农摸着剑上的新纹说,“知道咱今儿防得严,穗子才能长得实。”

正说着,教书先生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了,手里捧着本纸页发黄的《防虫要览》,里头记着列国防虫的妙招:秦国药粉杀幼虫,楚国粘板捕成虫,鲁国灯诱蛾类,页边还画着小图。“这书给大伙做个参考,” 先生指着插图说,“就像人要防感冒,禾苗也得防虫害,都是过日子的实在理。”

三、协作防虫的热乎劲

防虫的时候,列国的农夫自发分了三伙。秦国的汉子在前头撒药粉,铜药壶 “沙沙” 地喷着雾,药粉均匀地落在叶面上;楚国的农妇跟在后头挂粘虫板,竹钩 “啪” 地勾住稻秆,板上的胶面正好对着虫飞的方向;鲁国的田夫推着诱虫灯殿后,灯架 “咕噜” 地往前挪,灯泡亮得像小太阳。

“今儿这虫防得,比抓小偷还仔细!” 王二愣子媳妇举着粘虫板吆喝,板上刚粘住只小飞蛾,“秦国的药粉撒得匀,鲁国的灯照得亮,楚国的板子粘得牢,三样齐活,虫子想跑都难!”

公孙矩站在田埂上,看着防虫工具在田里摆成阵,旁边的小石头正踮着脚学挂粘虫板,竹钩总勾不住稻秆。“挂板得离穗子一指远,” 公孙矩握着他的手往旁边挪了挪,“像给禾苗挂小灯笼,得挂在虫子能飞到的地方才管用。”

才干了不到两个时辰,田垄上就挂满了粘虫板,远看像片彩色的小旗子。东头的谷子地刚撒完药,西头的稻田已挂满板,北坡的麦田正架着灯,三伙人配合得像台转得顺溜的机器,引得路过的果农都停下担子瞅新鲜。

“你看这搭配多妙,” 隔壁的老太太坐在埂上摘毛豆,银白的头发被风吹得乱蓬蓬,“撒药的是秦国的老汉子,递板的是楚国的大姑娘,架灯的是鲁国的半大孩,忙着忙着就忘了谁是哪国的,倒像一家子护自家的粮。”

防到列国合种的 “同心田” 时,田里更热闹了。秦国的农夫用手数着药粉用量,楚国的农妇记着粘虫板数量,鲁国的田夫调着诱虫灯亮度。指尖碰过的禾苗,叶面上都裹着层薄药粉,连飞过的蜻蜓都落下来,在埂上停了停,好像也在检查虫情。

“这混着防虫,防的不光是虫子,更是咱心里的踏实,” 李掌柜蹲在埂上喝茶,粗瓷碗沿沾着泥点,“就像去年修的粮仓,秦国的木匠做门,楚国的瓦匠抹缝,鲁国的石匠垒基,仓牢了,虫少了,秋收才有底。”

歇晌时,小石头拉着公孙矩去看自己挂的粘虫板,板子歪歪扭扭却粘了好几只虫。刚走到剑旁边,药壶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