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秦地春种核贷种,魏陇创“温水浸种法”(1 / 2)
惊蛰的细雨刚润透泾阳的田垄,春种核验站的木牍贷种册已在贷种点摞起半尺高。按《商君法·田律》“惊蛰后‘需逐户核验贷种发放,贷种需‘颗粒饱满(秕粒占比不超半成)、按亩发放(每亩贷粟种二升)’,浸种需‘官府指导(用温水浸种半日催芽)’,失职者补缴贷种三倍’”,核验站摆着三样核心物:青铜种量(秦制一升容200粒,刻“官用”印记)、木牍贷种册(记每户田亩、应贷种、实贷种)、陶制浸种盆(盆深一尺,用于温水浸种),旁边还堆着三捆待分发的护种用麻布,另有两瓮用于检测种粒发芽率的温水——这是陈丈按经验准备的,种粒浸温水中半日,发芽率超八成即为合格。 赵承的青骊马刚停在贷种点旁,就见农吏陈丈捧着一碗混着秕粒的粟种跑过来:“赵客卿!魏大夫家申请贷种五十亩,却私藏十亩的种粒,还把官府发的浸种盆拿去装私粮,给农人的种粒里掺了两成秕粒!俺们村的农人为了选种浸种,熬了两夜,眼都熬红了,他却让佃户去修私宅花圃,太不像话了!” 顺着陈丈指的方向,赵承看见旧贵族魏儋正指挥家奴把私藏的好种往马车上搬,贷种册上“足额合格”的记录旁,还沾着未清理的秕粒。“魏儋,《田律》明载‘贷种不得掺假、不得私藏,浸种需按官府方法操作’,你家掺假超两成,私藏种粒二十升,再不管就要误了春耕!”赵承翻身下马,抓起一把贷种倒入青铜种量——秕粒全留在上层,好种不足八成,与贷种册上“颗粒饱满”的记录严重不符,“再说你私藏三捆麻布,连农人们检测发芽率的温水都被你家佃户弄脏,这哪是贷种,分明是耽误农时!” 魏儋摇着蒲扇,扇面上沾着的种糠簌簌掉落:“客卿有所不知,我家佃户忙着修花圃,哪有功夫管贷种?再说这秕粒掺点也不碍事,等修完花圃再换种也不迟!”他话没说完,陈丈突然将自家选好的种粒倒入温水中——半日后果开,芽尖冒出白尖,又指了指自家的浸种盆:“魏大夫,你看俺家种粒发芽率超九成,温水浸种后出芽快!去年你家贷种不够,还是俺们匀给你的,今年咋还敢私藏好种?” ## 一、主线:赵承督种核贷种,魏儋创“麻包护种法” 赵承让人取来青铜种量与贷种册,在魏儋家的贷种堆核查:“你家五十亩田应贷粟种一百升,实际仅贷八十升,私藏二十升;已贷种中秕粒占两成,需重选后再发;私藏的三捆麻布需归还官府,赔偿农人种粒损失十升!”他又让人检测发芽率——魏儋家的种粒浸温水中半日,发芽率仅五成,而陈丈家的种粒发芽率超九成,“这劣种种下去也长不好,你这是故意用坏种充数!” 陈丈趁机演示春种贷种的“三步创新法”:“第一步选种,用青铜种量筛选,剔除秕粒、虫蛀种,确保好种占比超九成五;第二步浸种,把选好的种粒倒入温水(水温摸着手暖不烫),浸半日捞出沥干;第三步护种,用麻布包裹种粒,放在阴凉处待芽尖冒白,再播种。俺们村今年贷了三百升种粒,用了五十个浸种盆、十捆麻布、三瓮温水,种粒发芽率比去年高,就是按规矩来的!”说着他掏出自家的贷种凭证,凭证旁还附着一小包合格种粒样本,“有这凭证,夏耘时可优先申请官府技术指导,你掺假私藏,以后再想申请贷种都要受限!” 魏儋看着贷种册上的实测数据,又看陈丈布满血丝的眼,脸色终于变了:“那……那我现在补贷还来得及吗?佃户那边……”赵承让人搬来三捆麻布、两瓮温水、三十升新种粒:“现在补还来得及,需重选八十升贷种、补足二十升私藏种粒,私藏物资归还官府,另外教你个‘麻包护种法’——把浸好的种粒装入麻布包,包上扎小孔透气,放在室温处,比直接堆着护种,发芽率能高一成,还能防鼠咬。” 午后,魏儋亲自帮着选种浸种,佃户们则跟着陈丈分装护种,魏儋看着麻包中冒尖的种芽,低声道:“之前是我贪利私藏,差点误了春耕,以后肯定按实贷种。”赵承趁机在核验站旁立起“春种贷种示教牌”,新增“麻包护种步骤”“温水浸种温度图”“按亩贷种计算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