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秦地冬藏核储粟,魏陇创“窖藏隔潮法”(1 / 3)
冬至的寒风裹着雪粒掠过泾阳的粮窖,冬藏核验站的木牍储粟册已在窖口摞起半尺高。按《商君法·仓律》“冬至后‘需逐窖核验储粟安全,粮窖需‘夯土防潮(窖壁涂草泥三层)、防鼠需‘窖口设竹篾闸(篾距二分防鼠入)’,储粟需‘分层压实(每层粟厚一尺,夯实后再铺下一层)’,失职者补修粮窖十五日’”,核验站摆着三样核心物:青铜湿度仪(测窖内湿度,超三成需通风)、木牍储粟册(记每窖粟量、湿度、防鼠情况)、竹制夯粟板(板宽一尺,用于压实粟层),旁边还堆着三捆待分发的防潮草帘,另有两瓮用于检测粟粒湿度的干石灰——这是陈丈按经验准备的,石灰与粟粒同封半日,石灰不变潮即为干燥达标。 赵承的青骊马刚停在粮窖旁,就见窖吏陈丈捧着一把受潮结块的粟粒跑过来:“赵客卿!韩大夫家的三孔粮窖,不仅没涂草泥防潮,还把官府发的竹篾闸私藏起来,窖内粟粒结块超半窖,昨夜还发现有鼠粪!俺们村的农人为了翻晒储粟,顶着寒风忙了三日,手都冻裂了,他却让佃户去修私宅暖阁,太不像话了!” 顺着陈丈指的方向,赵承看见旧贵族韩儋正指挥家奴把受潮的粟粒往新窖里搬,储粟册上“干燥达标”的记录旁,还沾着未清理的湿泥。“韩儋,《仓律》明载‘粮窖需涂草泥防潮、设竹篾防鼠,粟粒结块超一成需全窖翻晒’,你家结块超五成,窖壁渗水,竹篾闸全被私藏,再不管来春粟粒就要霉烂!”赵承翻身下马,弯腰摸了摸窖壁——土块松散,指尖沾着湿泥,与储粟册上“窖壁坚实”的记录严重不符,“再说你私藏三捆草帘,连农人们检测湿度的干石灰都被你家佃户拿去过筛私粮,这哪是冬藏,分明是糟蹋收成!” 韩儋裹紧狐裘,裘领上的雪粒化水顺着领口往下淌:“客卿有所不知,我家佃户忙着修暖阁,哪有功夫管粮窖?再说这粟看着干燥,结块也不碍事,等修完暖阁再翻晒也不迟!”他话没说完,陈丈突然将自家储粟与干石灰同装陶碗——半日后果开,石灰依旧干爽,又指了指自家的粮窖:“韩大夫,你看俺家粮窖涂草泥、设竹篾,粟粒干爽不结块!去年你家粟霉,还是俺们帮着挑拣的,今年咋还敢私藏竹篾闸?” ## 一、主线:赵承督藏核储粟,韩儋创“草泥封缝法” 赵承让人取来青铜湿度仪与储粟册,在韩儋家的粮窖核查:“你家三孔粮窖需涂草泥六十方,实际仅涂二十方,还差四十方;三副竹篾闸需立即归还;结块的五十石粟需全窖翻晒,赔偿农人种干石灰损失两瓮!”他又让人检测窖内湿度——韩儋家的窖内湿度超四成,而陈丈家的窖内湿度仅两成,“这窖潮气太重,粟粒早晚要霉,你这是故意放任险情!” 陈丈趁机演示冬藏储粟的“三步创新法”:“第一步修窖,先将窖壁夯实,再涂三层草泥(每层草泥厚半寸,晾干后再涂下一层),窖口装竹篾闸;第二步储粟,粟粒经干石灰检测干燥后,分层倒入窖中,每层一尺厚,用夯粟板压实;第三步封窖,窖顶铺三层草帘,再覆一尺厚的干土。俺们村今年储了两百石粟,用了四十方草泥、十副竹篾闸、五十捆草帘,粟粒没一袋受潮,就是按规矩来的!”说着他掏出自家的储粟凭证,凭证旁还附着一小块达标粟粒样本,“有这凭证,春耕时可优先申领官府贷种,你失职违规,以后再想申请储粟物资都要受限!” 韩儋看着储粟册上的实测数据,又看陈丈满是冻疮的手,脸色终于变了:“那……那我现在补修还来得及吗?佃户那边……”赵承让人搬来三捆草帘、两瓮干石灰、三副竹篾闸:“现在补还来得及,需涂草泥四十方、翻晒五十石粟,私藏物资归还官府,另外教你个‘草泥封缝法’——用草泥混合麻筋,填补窖壁裂缝,再在外层涂一层薄石灰,比单纯涂草泥防潮效果好两倍,还能防鼠啃咬。” 午后,韩儋亲自帮着涂草泥翻粟,佃户们则跟着陈安装竹篾闸,韩儋看着草泥封好的窖壁渐渐晾干,低声道:“之前是我只顾私活,差点毁了储粟,以后肯定按实冬藏。”赵承趁机在核验站旁立起“冬藏示教牌”,新增“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