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秦地秋收核税粮,魏陇创“竹箩分粮法”(2 / 3)
亩折算税粮表”,旁边标注“每日查一次税粮,发现掺假需立即重缴”。他在缴税册批注:“处暑核泾阳秋收税粮,公孙儋掺假欠缴、失职缴税,督其补缴并补偿,教分层筛粮之法。”这行批注后来被赵珩整理东汉藏书时发现,旁注“战国秦秋收核税创新法,见睡虎地秦简《仓律》附册”。 ## 二、支线·孟姬:魏陇缴粮避苛吏,创“陶罐储税法” 同日上午,魏国曲沃的缴税点旁,孟姬正带着农妇们用竹箩筛粮。按李悝“尽地力之教”,“秋收缴粮需‘官府提供筛粮工具、指导储粮法,小吏不得额外索要‘缴粮费’”,可负责核税的小吏宋九却抱着分粮箩说:“要借工具、学缴粮,每户得帮着修官府马棚,不然不准缴,误了期限别怨我!” “宋吏,《法经·仓律》说缴粮是民应尽之责,官府需提供便利,不能额外派活!”孟姬拦住他,举起自家筛好的税粮——颗粒饱满,无半点秕粒,“你这分粮箩都是破洞的,还要人修马棚?俺们王婆家的十亩田,应缴粮三十石,昨夜筛粮到半夜,就怕误了期限,她男人还在修鸿沟运河,全家就靠她缴粮,你这不是逼她难吗?” 宋九把分粮箩往地上一摔:“县府说马棚要加固,让大家搭把手,也是为了驿马安全,咋就不行了?要么修棚,要么别缴!”王婆抱着刚装袋的税粮,眼圈泛红:“俺家去年因工具不全,缴粮迟到被罚了两石,今年说啥也要按时缴,哪有功夫修棚?去年你家缺陶罐,还是俺们匀给你的,今年咋还刁难人?” 孟姬突然想起外婆教的“储粮窍门”,结合近日筛粮经验,创出“陶罐储税法”:“大家别等官府工具了!咱们用自家的陶罐储税粮,罐底铺三寸干沙土,再铺一层麻纸,粮装八成满后用麻布扎紧罐口,埋在院坝地下半尺,既防鼠又防潮,缴粮时直接运罐,比麻布口袋省心!”她带着农人们动手:壮丁们挖埋罐坑、妇人们筛粮装罐,孟姬则教王婆“储粮要诀”:“每罐粮上贴一张纸条,写清田亩、应缴数,埋罐时做个记号,缴粮时按记号挖罐,不会混乱也不会少缴。” 宋九看着农人们用陶罐装好税粮,王婆挖开之前埋的小罐,里面的粮粒果然干爽,又看自己怀里没人要的破箩,脸涨得通红。他悄悄让人把新分粮箩、麻布口袋与木尺搬到缴税点:“之前是我不对,这些工具先给你们用,马棚也不用修了,要是缺陶罐,我再去县府申请!”孟姬笑着接过木尺,教大家“粮量校准法”:“用木尺量陶罐直径,算出容积,确保每罐粮刚好五斗,缴粮时直接数罐,不用逐斗量,省时又准确。” ## 三、支线·淳于越:咸阳议核税新规,纳入“民间分粮法” 暮色中的咸阳议堂,烛火映着两份核税报告。卫鞅指着秦地的核验记录:“公孙儋掺假欠缴、失职缴税,虽非恶意,但也说明核税监管有漏洞。去年因税粮掺假,秦地损失粟五十石,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淳于越摇着蒲扇,翻开孟姬的“陶罐储税”记事与赵承记录的“分层筛粮”法,眼前一亮:“卫客卿,魏地孟姬的‘陶罐储税’、秦地陈丈的‘分层筛粮’,都是民间摸索出的实用法子!《孟子》云‘治人者食人,治于人者食于人’,若官府能把这些民间分粮、储粮法纳入核税规范,再让农户代表参与监督,既能保证税粮质量,又能减少矛盾。” 赵承这时推门而入,把“秦地分层筛粮”与“魏地陶罐储税”的记录递过去,还带了一份用分层筛粮法筛出的税粮样本:“臣有一议,可设‘秋收核税双保制’:其一,秦地设‘核税指导站’,每乡派两名老农教‘分层筛粮法’‘草木灰测湿法’,失职欠缴者补缴并加缴补偿;其二,魏地设‘缴粮便民点’,官府提供竹箩、陶罐,推广‘陶罐储税法’,小吏派活者调离,贫户缺工具可申请‘官府借用’。” 卫鞅看着记录上“公孙儋补缴”“宋吏送工具”的记载,又拿起税粮样本查看饱满度,点头道:“双保制可行!还要把‘分层筛粮’‘陶罐储税’写入《仓律》附册,让各地学习;另外规定,核税时必须有农人与仓吏共同核验签字,再出现掺假欠缴、刁难农户,小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