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一场杂耍的趣,连着万家的笑(2 / 3)

加入书签

看这彩车,” 他指着刚漆好的玩意儿,“秦国的车轮结实,楚国的车篷轻巧,鲁国的车帘上绣着花,凑在一起才像样。”

货郎背着布包路过场子,见里面热闹,掀帘进来:“俺从南边带了些亮片,能给道具镶边儿,要不要试试?”

他把亮片撒在彩纸上,楚国的彩纸立刻亮了三分,贴在戏法儿艺人的帽子上,像落了些星星。“这叫‘满堂彩’,” 货郎拍着手笑,“去年在魏国的庙会,用这亮片装饰马戏棚,列国的孩子都围着看。”

公孙矩把剑放在彩车旁,剑鞘上的水珠滴在颜料里,竟让散开的颜色慢慢聚成个圆,圆心处正好是面半秦半楚的彩幡。

“这剑是真懂乐子,” 老木匠指着新纹,“知道咱今儿耍的是《喜乐图》。”

正说着,教书先生拄着拐杖来了,手里拿着本《列国杂记》,里面夹着列国的玩意儿图谱,秦国的铜器、鲁国的漆器、楚国的玉器都有,页边画满了小记号。“这是给艺人找灵感的,” 先生指着图谱,“得让他们知道,杂耍里的巧思,跟列国的手艺是一个理。”

三、场子里的新鲜事

开演那天,杂院挤得水泄不通,列国的百姓搬着板凳往前排凑,秦国的老汉抽着烟袋,楚国的姑娘扇着扇子,赵国的孩童骑在大人肩上,说说笑笑像赶庙会。

“今儿头场演《百戏图》,” 跑堂的小伙计举着牌子喊,“秦国的顶缸、鲁国的踩高跷、楚国的大变活人,最后凑在一块儿谢场,热闹着呢。”

公孙矩坐在石头上,旁边的小石头抱着布偶,正目不转睛地看小丑翻跟头。“待会儿有你喜欢的戏法儿,” 公孙矩帮孩子理了理帽子,“别老盯着剑看,艺人的本事比剑花哨多了。”

铜锣声一响,场子就开了。秦国大力士刚顶起三口缸,楚国戏法儿艺人就变出只鸽子,列国的乐器跟着起哄,调子忽高忽低,听得人心里发痒。

“您看那彩箱,” 旁边的老太太指着场子,“箱子是秦国的樟木做的,布帘是楚国的丝绸,锁扣是鲁国的铜活儿,搭在一起竟像个真宝贝。”

演到列国艺人共闯 “难关阵” 那场,台上的大力士扛着彩箱过钢丝,小丑在下面抛彩球,戏法儿艺人在旁边念咒,动作配合得像一个人。台下的列国观众忘了叫好,巴掌都拍红了。

“这活儿演的是咱平时的日子啊,” 王二愣子捅了捅媳妇,“你看那搭手帮忙的,多像李掌柜帮俺修犁。”

戏快散场时,小石头举着布偶跑进场子,刚跑到中央,手里的布偶突然和剑同时闪了闪,布偶身上的彩纸和剑穗上的亮片在阳光下连成串,像条看不见的线。

“这俩是一伙儿的吧?” 有人笑着喊。

四、雪天里的场子

小雪那天加演一场,刚开场就飘起了雪花,列国的观众却没人动地方,秦国的壮汉把棉袄脱下来给孩子垫屁股,楚国的姑娘用混纺布挡着寒风,赵国的妇人把孩子搂在怀里,雪花落在身上,竟带着点暖。

“这场子真禁冻,” 老班主站在台口喊,“去年搭的时候,用了列国的材料,柱子是秦国的松木,篷布是楚国的油布,再大的雪也塌不了。”

公孙矩抱着剑站在棚子下,剑鞘上的雪花化了水,顺着纹路汇成个圆,把所有艺人都圈在里面。

“您看这水圈,” 教书先生用拐杖指着,“跟《周易》里说的‘生生不息’一个理,老活儿新演,才热闹得长久。”

雪下得最大的时候,场子的篷布被风吹破了个洞,众人赶紧用列国的布料补 —— 秦国的粗布、鲁国的细布、楚国的花布缝在一起,破洞处竟绣出个小小的笑脸,像特意绣的。

“这补丁比原来的还花哨,” 绣娘拿着针线笑,“就像这杂耍,添点列国的新花样,才更对胃口。”

雪停时,众人发现场子的角落,积雪融化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