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秦地夏防核病害,魏陇治虫护熟穗(1 / 3)

加入书签

小暑的潮热裹着蝉鸣,漫过泾阳的粟田。按《商君法·田律》“小暑后‘需每日核验粟穗病害,每户配石灰五斗、竹制刮霉刀,病穗超两成需隔离处理,私弃防治者罚粟十六石’”,官府设“夏防核验站”,摆着三样核心物:木牍病害册(记每户田亩、病穗类型、防治次数)、青铜病穗鉴别刀(刃口薄如纸,刻“病斑图谱”)、石灰量勺(秦制一勺容半升,精准控量)。 赵承的青骊马踏过沾着露水的田埂,马背上的牛皮袋里,是刚修订的《田律·夏防篇》抄本,朱笔圈出“病害分三类:穗霉病(穗轴发黑)、粒腐病(米粒发黏)、锈病(叶生黄斑),需分类防治——霉病撒石灰、腐病摘穗处理、锈病刮斑涂草木灰”。他勒马时,正见核验点前围着群攥着刮霉刀的农人,旧贵族嬴儋(嬴恪同族,爵“公士”)正把自家的病穗往田埂角落挪:“这点霉斑不碍事,处理了多可惜!你们凭啥逼我费功夫?” 负责核验的农艺吏周甲攥着青铜鉴别刀,指尖沾着霉粉:“嬴大夫,你家田穗霉病占比超三成!病穗不处理会传染,陈丈家的田已被风吹来的霉孢子染了半亩,再不管,全邑粟穗都要受影响!”蹲在旁的陈丈举着刚摘下的病穗,穗轴上的黑霉一擦就掉:“俺们的粟穗刚熟,要是被传染,今年的口粮就没了!你却把病穗藏着,这是害大家啊!” ## 一、主线:赵承验病督防治,嬴儋除病学护田 赵承翻身下马,先取过嬴儋的病害册——木牍上“病穗一成”的记录明显涂改,与实地抽样的“三成”相差悬殊;再用青铜鉴别刀刮穗:嬴家病穗的霉层厚达两毫米(属重病),米粒已发黏,而陈丈家的病穗霉层仅半毫米(属初病),及时处理还能保住八成。他又查防治物资:嬴家私仓的石灰堆得满溢,刮霉刀从未开封,陈丈等五户贫户,每户仅余一斗石灰,刮霉刀也缺了四把。 “嬴儋,你虚报病穗率、私藏防治物资,按《商君法》当罚粟十六石,需即刻组织处理病穗,交出三斗石灰、两具刮霉刀,再派家奴帮邻田刮霉!”赵承话音刚落,嬴儋突然踢翻身边的石灰量勺:“我家去年病穗没特意处理,也没收成!你们就是想折腾人,故意让我多费心!” 陈丈突然上前,指着演武场旁的粟田:“嬴大夫,你看俺们用刮霉刀处理过的穗子,霉斑都清干净了!去年夏旱,你家浅播的粟苗枯死三成,今年还想重蹈覆辙?”小暑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陈丈家的粟穗上,金黄的穗子间只剩零星霉点,像撒了把碎盐。 赵承召来老农演示“夏防核验法”:“先看穗色辨病(黑霉为霉病、黏粒为腐病),再用鉴别刀刮霉(厚超一毫米需处理),最后验防治(石灰撒匀、病穗清净)——你藏病穗,是拿全邑收成赌!”说着教众人防治技巧:“霉病田每亩撒石灰五斗,重点撒在穗基部;腐病穗要带根拔,在田外集中堆放;锈病叶用刮霉刀刮斑,再涂草木灰。” 测算后发现,嬴家需处理病穗一日,补撒石灰两日,帮邻田刮霉三日,若及时处理,能阻止病害扩散,保住全邑七成收成。“我认补!”嬴儋突然抱起一捆病穗往处理区走:“私仓里还有九石粟,先缴罚粟,石灰和刮霉刀全拿出来!”他跟着老农学刮霉:“原来霉斑要刮到露白,不是随便涂石灰,之前竟不知道藏病穗会害了自己的田……” 赵承趁机在核验点立起“夏防示教牌”,画着病害鉴别、防治步骤的图谱,又让周甲每日清晨教农人查病:“以后每天日出查穗,见霉斑就刮,遇腐穗就清,别等病重了才动手。”他在病害册批注:“泾阳小暑核夏防,嬴儋虚报病穗、私藏物资,既罚且教,除病学护田。变法当教民辨病、知防治,而非仅惩弃防之失。”这行批注后来被收录入《秦农律辑证》,佐证战国秦国“夏防病害”制度的实操细节,旁注“见睡虎地秦简《田律》‘病穗需妥善处理,防染邻田’”。 ## 二、支线·孟姬:魏陇治虫遇阻碍,苦楝熏虫护熟穗 同日上午,魏国曲沃的夏防田旁,孟姬正帮农人们用苦楝叶熏虫。按李悝“尽地力之教”,“小暑后‘官府供苦楝叶(每亩五捆)、陶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