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工礼铸心,禾纹通四海(1 / 3)

加入书签

春分的细雨裹着桐油香撞进作坊时,公孙矩正在范土上刻完最后一道“工心纹”。范土取自列国百工坊的地基土,混着十分匠人掌心的老茧灰——那是各国工匠用竹刀刮下的,带着不同工具磨出的肌理,在范面上凝成细碎的星点,像把天下匠人的体温揉进了陶土。 “矩师,西域的胡商带琉璃料来了!”阿柴抱着个波斯锦袋闯进来,袋里的琉璃珠泛着孔雀蓝,珠身上的缠枝纹在范土的纹沟里轻轻一滚,竟与“工心纹”的脉络严丝合缝。“他们说安息的锻炉能熔五金,想换咱们的‘百工合范’图谱。”少年靴底沾着的丝路沙粒落在范土上,遇雨化成细小的流,顺着“工心纹”的走向钻进陶土深处,在列国地基土间织成细密的网,像给东西方的手艺搭了条沙做的桥。 公孙矩用指尖捻起撮混合土,土末在掌心散开,与西域琉璃粉、周室玉砂、越国贝屑融成七色的团。那团混合物在指腹间微微发烫,竟显出“心”字的古体,笔画里还缠着根细小的铜丝。“把胡商的琉璃料熔进桐油里。”他往纹沟里填掺了各国工匠汗渍的膏泥,油光漫过之处,“工心纹”的脉络在范土上慢慢凸起,像无数条血管在土里跳动,“西周的范只认中原的手艺,如今的范,要认天下的匠心。”作坊墙角的“艺”字爵突然倾斜,爵里的混酒顺着“工心纹”淌下,在地面汇成的细流里,琉璃粉、玉砂、贝屑正在缓缓旋转,像个微型的丝路。 ## 一、丝路融的幡魂 西域胡商的锦袍沾着安息的香料气,领头的波斯匠师捧着块琉璃范,范上的葡萄纹在日光下泛着透明的紫,与范土上的“工心纹”形成奇妙的交响。“矩师请看,”他用银刀挑起片琉璃碎屑,碎屑在范面上拼出的图案,竟与“工心纹”的西域节点完全重合,“这琉璃熔了东西方的料,就像咱锻打的刀,既认波斯的淬火法,也认中原的锻钢术。”匠师身后的驼囊里,装着各国的特种金属:安息的陨铁、大秦的红铜、身毒的锌矿,矿石的断口处都留着锻打的痕迹,恰好能拼回完整的五金图谱。 公孙矩将西域金属嵌进范土的凹槽,断口处的琉璃液立刻与列国地基土相吸,在接缝处形成彩虹色的熔层,像给东西方手艺接了层透明的筋。“您闻这范土,”他往熔层里撒丝路商队带来的香料末,粉末遇热后立刻化开,“安息的香料带甜,大秦的铜料带腥,身毒的矿石带涩,可这匠心,到哪都认火。”阿柴突然发现,熔层覆盖的地方,正冒出五色的烟:陨铁的灰、红铜的绿、锌矿的白、琉璃的蓝、中原钢的青,像五种手艺在陶土里烧成了云。 三日后的清晨,合范的表面结出层琉璃质的壳,细看竟是“丝路工图”的形状,沿着“工心纹”的走向延展,将各国工匠的印记裹成细小的珠。鲁国玉匠捧着块“合璧玉”赶来时,琉璃壳突然在范面的阴影里结成“匠”字,笔画间的空隙,恰好容下各国锻炉的微缩模型。“矩师,”老玉匠用解玉砂擦过琉璃壳,范土的纹沟里,“工心纹”与丝路商道的轨迹缠成的结正在发光,“这玉料经了西域的砂、中原的水,竟在中间显出‘通’字,像手艺们在走同条路。” 安息锻匠突然将陨铁水浇在合范上,铁水渗入琉璃壳时,“丝路工图”突然活了过来:中原铁匠在锻剑、波斯匠师在铸镜、大秦铜匠在制壶、身毒玉匠在碾珠,所有的动作在范土上连成环,环心的空位恰好能放下公孙禾的剑穗残片。“这铁水,”匠师的掌心还留着锻炉的烫痕,“原是要把东西方的火,都融成一团焰。” ## 二、四海火淬的锋 清明的晨雾刚漫过洛阳的丝路码头,公孙矩便扛着十二柄剑坯走向联合锻炉。阿柴背着的陶缸里,淬火水按“安息陨铁水三瓢、大秦铜锈水三瓢、中原钢淬液两瓢、身毒锌矿水一瓢、越国海盐卤一瓢”的比例调和,水面漂着片公孙禾的锻炉铲残片,是从城濮战场的临时工坊里拾来的,铁屑里还卡着些琉璃砂,与波斯匠师带来的料成分完全相同。 “矩师,这水泛着金属光。”少年用长勺搅动水面,不同溶液在缸里分层流转,交界的地方浮着层虹彩的膜,膜上的纹路与剑坯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