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旱裂晋土,礼断抉择(2 / 2)

加入书签

“无恤大哥!你看!韩氏织工们把所有麻布都撕了,编成了运水的管子,从晋水往这边引!虽然慢,可…… 可总有水了!”

赵无恤跟着他跑到村口,果然看见一条麻布管子从山道上铺过来,像条苍白的蛇,管子尽头的陶碗里,正一滴一滴往下掉水,每滴水下落的声音,都像敲在人心上的鼓。韩氏织工韩母跪在地上,用布条缠着磨破的手,见赵无恤过来,笑了笑,露出缺了颗牙的嘴:“老话说,麻布能织礼,也能…… 也能救命。”

更意外的是,狄人首领带着十几个族人来了,牵着几匹瘦马,马背上驮着皮囊:“我们在北边山谷找到个泉眼,水不多,够孩子喝。” 他指了指身后的狄人少年,“他们说,要跟赵氏士兵一起守山口,我们…… 我们也是晋地的人。”

赵无恤看着那条麻布水管,看着狄人马背上的水囊,突然想起十七章在晋阳说的 “礼是让不同的人找到活法”。原来他错了,礼不是 “选择谁活”,是 “所有人都想让彼此活”—— 这种想,比任何分粮的规矩都更有力量。

“把粮重新分。” 赵无恤对赵狗儿说,声音里带着一种失而复得的颤抖,“士兵减半,流民和狄人各分三成,剩下的…… 留给孩子。” 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士兵,不是让他们让粮,是让他们知道,他们要护的,就是这些愿意分出水囊的人。”

天快亮时,匈奴的马蹄声果然从山口传来。赵无恤举着那卷裂了缝的 “曲沃共融” 竹片,站在栅栏后,身边是赵氏士兵、智氏农人、狄人骑手、韩氏织工,还有握着碎陶片的流民孩子。

“放箭!” 他嘶吼着,声音划破旱裂的空气。箭雨落下时,他看见智伯勤用身体护住一个狄人少年,看见韩母把织梭砸向匈奴的马眼,看见赵狗儿举着他的木剑,像举着整个世界的重量。

战斗结束时,太阳正爬到头顶。赵无恤坐在血泊里,怀里抱着那个喊着要水的孩子 —— 孩子终于喝上了水,却是从他被箭射穿的胸口流出来的。他摸出《赵氏礼策》,把孩子的血抹在 “流民之礼” 的字上,血珠渗进竹片的裂缝,像给礼的伤口,结了层痂。

赵狗儿走过来,手里拿着块新削的竹片,上面刻着 “旱礼” 两个字,字的边缘还在滴血:“无恤大哥,我记下来了。礼不是在顺境里笑,是在绝境里,还想让别人活下去。”

赵无恤笑了,把裂了的 “曲沃共融” 竹片和新的 “旱礼” 竹片绑在一起。风从麦田里吹过,枯麦秆发出 “呜呜” 的响,像在唱一首葬礼的歌,又像在唱一首新生的歌。

他知道,这场大旱和战斗不是结束。匈奴还会再来,旱情还会持续,礼的抉择还会一次比一次难。但只要还有人愿意把水囊分给陌生人,还有人愿意用身体护住异族人,还有人愿意在血里刻下 “活下去” 的字,这礼就不会断,这晋地就不会死。

夕阳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道刻在旱地上的痕。赵无恤握着绑在一起的竹片,看着远处重新铺好的麻布水管,水滴 “嗒嗒” 落在地上,在干裂的土上,砸出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坑 —— 那是礼的种子,是活下去的希望,是哪怕天塌下来,也能在裂缝里扎根的,晋地的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