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秋实定礼,简传千秋(2 / 2)

加入书签

在篝火旁,看着赵狗儿教孩子们认竹简上的字,看着老农人和范家将领一起喝酒,看着农妇们互相交换织布的手艺,突然觉得,这乱世好像没那么可怕了。因为他知道,只要这礼还在,只要这传承还在,晋地的人就不会散,华夏的根就不会断。

赵鞅走到他身边,递过一碗麦粥:“明年,我们要把东边的荒地都开垦出来,要让更多的流民有家可归,要让这礼,传到晋地的每个角落。”

“会的。” 赵无恤接过粥,喝了一口,麦香在嘴里散开,比任何时候都甜,“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礼,从这土里长出来,从这麦里长出来,从这人心里根出来。”

篝火的光映在《赵氏礼策》上,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像一颗温暖的太阳,照亮了晋地的夜,照亮了乱世的路。赵无恤知道,这场秋收不是结束,是《赵氏礼策》的新开始 —— 以后,这礼会传到齐国,传到楚国,传到天下的每个角落;这竹简会被抄了又抄,刻了又刻,传了一代又一代;这字会记在心里,落在土里,长在麦里,永远鲜活,永远温暖。

夜深了,农人们渐渐散去,赵无恤和赵狗儿留在田埂上,收拾着散落的竹简。赵狗儿突然问:“无恤大哥,你说,以后天下太平了,人们还会记得这礼吗?”

赵无恤看着远处的谷仓,木牍上的《赵氏礼策》在月光下泛着淡光:“会的。因为这礼不是刻在竹简上的,是刻在麦里的,是刻在人心里的。只要还有人种麦,还有人吃饭,还有人想好好活下去,这礼就不会被忘记。”

赵狗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最后一卷竹简抱在怀里,像抱着一个珍贵的秘密。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洒在麦田里,洒在谷仓上,整个晋地都安静了下来,只有风吹麦茬的 “沙沙” 声,像在轻轻念着竹简上的字,念着那些关于 “仁” 与 “礼” 的故事,念着华夏文明在乱世里,一点一点生长的希望。

赵无恤站起身,拍了拍赵狗儿的肩膀:“走吧,该回去了。明天还要教孩子们认新的字,还要为明年的春播做准备。”

赵狗儿点点头,跟着赵无恤往农队的草屋走去。月光下,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路上满是麦香,满是墨香,满是 “礼” 的香,永远延伸,永远没有尽头。

而那卷《赵氏礼策》,被赵无恤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整个晋地的希望,抱着整个华夏的未来,在月光下,在乱世里,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春天的播种,等待着夏天的生长,等待着秋天的收获,等待着有一天,天下太平,所有人都能在这礼里,好好地活下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