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父母爱情故事-德花们不要包办婚姻29(2 / 3)

加入书签

她说着还悄悄用余光瞄儿子儿媳,江母不是重男轻女的母亲,尤其是儿子能吃饱饭的情况下,她是做不出来压榨女儿来养活儿子的。

所以,在来京城的一路上,江母就时不时给儿子儿媳和几个侄子侄女念叨,买工作多少钱,房子多少钱,也不知道你们妹妹要攒多久,以后工作宽松了,还是要把钱还给德花。亲兄弟,明算账才能长久。

江二嫂也是立刻会意,赶紧从一个大包里掏出一叠钱递给江德花,每一张都有一些泛白,看得出来是攒了很久,\"德花,这里是1000元,不够你再跟我和你二哥说。\"

她不给江德花推辞的机会,轻声道:\"你别看你二哥在农村,但是他打的家具可是十里八乡,这个。\"江二嫂骄傲的竖起大拇指。\"就是城里,很多人都跑来找你二哥打家具。这点钱,也就是打几套家具赚回来的。你千万要收下。\"

江德花很欣慰,原本帮助江二哥和二嫂,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在老家照顾母亲,一部分原因是再过几年大饥荒,农村的日子不好过,担心他们受苦。

她也知道这又送工作又给房子的,看起来就像是冤大头,如果让现代人知道,肯定会说她圣母心。但是,实实在在身处在这个年代,才知道江家人有多好。

她小时候打猎挣钱给三哥交学费,给大哥打点工作,给二哥交学徒费……每一笔,只要是她花销的,几个哥哥都打了欠条,后面都陆陆续续翻倍还给她了。

所以,对于这样的家人,她真觉得帮衬帮衬,也没什么,她相信她的家人都是会感恩的人。

一家人聊了一下午,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是江母絮絮叨叨的说,这些年儿孙绕膝,但烦心事也不少,江二哥夫妻和几个孩子都和江德花一样,静静听着,偶尔补充几句。

江母说起家里的几亩地和房子,眼泪一把一把往外掉,\"你二哥二嫂在城里有了工作,娘就做主把农村的地还给国家了,你大哥三哥都是解放军,咱不能贪心,不能给他们蒙羞。\"

说起这个,江二嫂心情很沉重的补充:\"娘在爹的坟前哭了很久,说对不起爹,农村人的根就是田地,她把江家的田地都丢了,但为了儿子孙子的前程,她不得不做决断。……\"

江德花明白江母的心情,也庆幸母亲做了正确的决断,否则,等过几年国家实行定粮,凭票买生活物资,如果是农村户口,就必须要回去了。

接下来,江母又说起了江大哥,\"哎,你大嫂刚刚随军没多久,你大哥就去了朝鲜战场,可怜她又要一个人带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没有战争。\"

江母一番感慨,屋子里所有人都陷入沉默,江德花心中也有些发酸,或许在历史书上看,只知道新花国成立后,哪一年发生什么战争,就是那么几行字,一瞬间就能看完。

但对这些军人来说,是每一天用命在战场上搏杀,不知道终点是哪天;对军属们来说,是每日每夜为家人牵肠挂肚,担心煎熬;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是每天提心吊胆的日子。

最后,江母说起三哥江德福,就开始叹气,\"哎,你三哥如今都奔三的人了,还是个雏……以后还有哪家姑娘能看上他个老光棍……\"

江德花只能一阵安慰,\"我三哥读过书,又是一表人才,怎么滴也不会打一辈子光棍的,您啊,只需要好好养身体,以后帮三哥掌掌眼就行。\"她也不能说,安杰已经在路上了,再过几年你就能见到你三儿媳妇了。

聊了很久,直到江母说的口干舌燥,终于停了下来。原本想让老太太休息一会,老太太却精神头十足的指挥二哥全家收拾东西。

江德花看着生龙活虎的江母,暗暗点头,看得出来老太太这几年在农村还是活得舒心,儿子儿媳孝顺,要不然绝对不是这样。

晚上她在丰泽园摆了一桌,将隔壁易中海夫妻和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