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失常篇第五十九二(2 / 4)

加入书签

这就好比给后勤部添了不少得力干将,处理气积问题就更轻松愉快了。

比如说,有些人吃多了不消化,肚子胀得像个大西瓜,可能就是气积在下部了,刺激足三里穴,没准就能让肚子舒服点,就像给胀满的气球放了点气。

气冲穴呢,在腹股沟稍微往上一点的地方,也就是肚脐往下5寸,距离前正中线2寸的位置。

这个穴位就像一个灵敏的小开关,负责调节下肢和腹部的气血流通。

当气积在下部的时候,刺激气冲穴,就能把积在下面的气疏散到其他地方,让下肢和腹部的气血重新顺畅起来,就好比给堵塞的管道开了个口子,水“哗啦”

一下就流走了。

您想啊,下肢和腹部气血通了,人走起路来都更带劲,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黄帝恍然大悟,说道:“伯高,你说得太详细啦!

那上下都胀满,要取的章门穴又是啥情况呢?”

伯高接着说:“黄帝,章门穴在侧腹部,就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这穴位可不简单,它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对调节全身的气机都有很大帮助。

当气积得上下都胀满了,刺激章门穴,就好像给身体的气机调节系统来了一次全面升级,能让全身的气都顺顺当当的,把上下的气积都给化解掉。

这就好比给混乱的战场派去了一个级厉害的指挥官,一下子就把局面给稳住了,恢复了秩序。

您想啊,全身气顺了,人也就舒坦了,干啥都有精神。

黄帝又好奇地问:“伯高,你刚刚说气积严重的时候,要用鸡足取之,这是啥针法呀?听起来怪有趣的。”

伯高笑着解释道:“黄帝,这鸡足取之呢,是一种挺特别的针法。

您想想鸡爪子,它不是有好几个分叉嘛,这种针法就是像鸡爪子一样,从多个方向对着穴位扎针。

为啥要用这种针法呢?因为气积严重的时候,那些积气就像顽固的堡垒,普通的扎针方法拿它们没办法。

用鸡足取之的针法,就好比从不同角度去攻打敌人的堡垒,能更有效地把积气给疏散开。

不过这种针法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可高了,得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医生才能操作好,不然可容易出岔子。

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掉下来。

黄帝点点头,接着问道:“伯高,你刚刚说脉象大而弦急、脉绝不至,还有腹皮急甚者不可刺,这又是为啥呀?”

伯高一脸严肃地说:“黄帝,脉象大而弦急,说明身体里的气血正处于一种特别亢奋、紧张的状态,这时候扎针,就好比在一团乱麻上随便扯,不但解不开,还可能让气血更乱,就像本来就乱的线团,越扯越乱,最后变成了一个大疙瘩。

脉绝不至呢,那就更糟糕了,这表明气血已经虚弱到了极点,这时候扎针,就像给已经虚弱不堪的身体再补一刀,可能会让身体承受不住,雪上加霜,就像快要熄灭的蜡烛,再吹一口气,可能就彻底灭了。

至于腹皮急甚,就是肚子上的皮肤紧紧的,这很可能是腹部有严重的病变,要是随便扎针,就像在薄冰上乱踩,可能会引更严重的后果,冰面一旦破裂,人就会掉进水里,麻烦可就大了,所以这些情况都不能轻易扎针。

黄帝感慨地说:“伯高,你懂得可真多呀!

那在针灸这些穴位的时候,还有啥要注意的地方吗?”

伯高说道:“黄帝,针灸穴位的讲究那可多了去了。

先说扎针前,得把针具好好消毒,要是针具上有细菌,扎进身体里,那就好比把敌人放进了城堡,很容易引感染,到时候可就麻烦大了,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而且扎针的时候,进针的角度和深度都得特别注意,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要求。

像人迎穴,旁边就是颈动脉,这可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