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篇第五十二一(4 / 4)
/p>
补泻之后,脉象往平和的方向展,那就说明治疗有效果。
黄帝连连点头,又问道:“岐伯,你说这十二条经络,各自都有独特的作用,那它们之间是怎么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呢?毕竟人体是一个整体,牵一而动全身呐。”
岐伯笑着回答:“黄帝您问得太关键啦!
这十二条经络,就像一个庞大而有序的团队,分工明确又紧密协作。
比如说,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它们俩是一对儿‘好兄弟’,经络气血相互连通,属于表里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就像一个城市的‘空气净化站’,负责把清新的空气输送到全身;而大肠呢,就像‘垃圾处理厂’,负责把身体消化吸收后的糟粕排出体外。
当肺经有了问题,比如说着凉感冒,肺气不宣,就可能影响到大肠的传导功能,导致便秘或者腹泻。
反过来,大肠如果积热,也会向上影响到肺,引起咳嗽、气喘等症状。
再看看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它们也是表里关系。
胃就像一个‘大仓库’,负责接纳和初步消化食物;脾则像一个勤劳的‘运输大队长’,把胃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全身。
要是胃里积食了,消化不好,脾的运输工作也会受到阻碍,人就会感觉腹胀、没胃口,浑身乏力。
这时候,咱们在调理的时候,就不能只盯着胃或者脾一个地方,得同时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双管齐下,才能把问题解决好。
还有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肾为‘先天之本’,就像身体的‘能量储备库’,储存着人体的精气;膀胱则像一个‘蓄水池’,负责储存和排泄尿液。
肾经的阳气充足,才能推动膀胱正常开合,完成尿液的排泄。
要是肾阳不足,膀胱就会失去温煦,出现尿频、尿急甚至遗尿等问题。
而膀胱如果有湿热,也会顺着经络影响到肾,引起肾的病变。
这十二条经络,通过气血的运行和经别、络脉等结构,相互连接、相互沟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气血在这个系统里川流不息,就像城市里的交通网络,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角落,同时把代谢废物带走。
一旦某条经络出现堵塞或者气血不畅,就像交通堵塞一样,不仅这条经络所对应的脏腑会受到影响,还可能波及其他经络和脏腑,引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比如说,当一个人长期情绪不好,肝气郁结,足厥阴肝经的气血就会运行不畅。
肝属木,脾属土,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木克土,肝气不舒就会影响到脾的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肝木乘脾’。
而且,肝和心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血充足才能保证心脏正常的血液循环。
肝气郁结时间久了,还可能导致心血不足,出现心慌、失眠等问题。
所以啊,咱们在治病的时候,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症状,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得从整体出,综合考虑十二条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疾病的根源,才能真正药到病除,让人体这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恢复正常运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