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篇第四十九九(2 / 4)

加入书签

刚到家门口,咱们赶紧采取措施,就能轻松把病治好。

要是过了几天,红色变得又深又沉,还没有光泽,就像烧红的铁慢慢变黑了,那就说明病情加重了,风邪已经往身体里面跑啦。”

雷公听了,恍然大悟,说:“黄帝大大,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那在实际看病的时候,咋才能把这些五色的知识用得更好呢?”

黄帝笑着说:“这就需要你多实践啦。

你得走到病人中间去,仔细观察他们脸上、身上各个部位的颜色变化。

就好比你在看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得每个角落都瞧仔细咯。

比如说,你碰到一个肚子疼的病人,先别急着下结论。

看看他肚子周围的皮肤颜色,如果有点青,那就像青菜叶子那种青,结合之前说的,这可能就是寒邪导致的疼痛,就像肚子里进了一股冷风,把气血给冻住啦,所以才痛。

这时候呢,咱们就得想办法给肚子驱驱寒,就像给屋子生个火,把冷风都赶跑。

再比如,要是你看到一个人脸上黄,黄得像刚剥了壳的鸡蛋,而且还油润润的,那可得多留个心眼儿。

这很可能身体里有脓,得进一步检查是哪个地方化脓了。

说不定是哪个小伤口没处理好,细菌在里面捣乱,就像一群小坏蛋在身体里安了家,搞破坏。

还有啊,看五色可不能光看一处。

有的人可能脑袋上颜色红,身体其他地方却正常,这时候你就得琢磨,是不是脑袋这儿出问题啦。

也许是上火了,脑袋里像有个小火炉在烧,把气血都给烧得‘红了脸’。

雷公啊,你要知道,这五色的变化就像身体给咱们出的信号弹。

咱们得学会读懂这些信号,才能更好地帮病人把病治好。

而且啊,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所以同样的颜色,在不同人身上,可能代表的病情也有点差别。

这就需要你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积累经验。

就像做饭,同样的菜谱,不同的人做出来味道还不一样呢。

你得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平时的生活习惯,综合起来判断。

比如说,年轻人气血旺,同样是红,可能和老年人红代表的病情就不太一样。

年轻人可能就是吃多了辣的,上火了;老年人呢,说不定是身体内部的气血循环出了问题。

你在观察五色的时候,还得注意光线。

就像晚上看东西模模糊糊的,白天光线好才能看得清楚。

要是在昏暗的地方看病人的脸色,很可能看错。

最好是在自然光线下,就像在院子里,阳光洒下来,这样看到的颜色才最准确。

而且啊,不能只看一次就下结论。

病情是会变化的,今天看是这样,明天说不定又变了。

你得像看天气预报一样,连续观察几天,看看颜色是越来越淡,还是越来越深,是扩散了还是聚集了。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病情的展。

另外,病人的情绪也会对五色有影响。

你想啊,一个人要是突然被吓了一跳,脸色可能一下子就变白了,这可不是因为身体有寒邪,而是情绪的作用。

所以你跟病人交流的时候,顺便问问他们最近心情咋样,有没有遇到啥烦心事。

有时候,心情好了,病都能好得快些。

还有饮食也有关系。

有些人吃了特殊的东西,可能会暂时影响脸色。

比如吃了很多胡萝卜,脸可能会有点黄,但这和生病的黄可不一样。

这种黄过几天就没了,而且颜色也没那么暗沉。

所以你得问问病人最近吃了啥,别把正常的饮食影响当成病情。

雷公,这五色的学问可深着呢,你得好好琢磨,多实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