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病篇第二十一五(2 / 4)
以引火下行,让心火不再扰动心神。
而太溪穴呢,它可是肾经的原穴,位于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这地方啊,可以补肾益精、滋阴降火、调和气血。
咱们扎这个穴位啊,可以让肾气充足,心神安定。”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穴位还真是神奇。
那要是有人浑身冷,打寒战,下巴还一鼓一鼓的,就是不出汗,肚子还胀得难受,心烦意乱,这该扎哪儿呢?”
岐伯笑道:“皇上啊,这可得扎手太阴肺经的穴位了。
具体来说啊,就是得扎列缺穴和太渊穴。
这列缺穴啊,它可是肺经的络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这地方啊,可是治疗感冒、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头痛、牙痛等疾病的特效穴。
咱们扎这个穴位啊,可以宣肺解表、通经活络、疏风散热。
而太渊穴呢,它可是肺经的输穴、原穴,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这地方啊,可以止咳平喘、宣肺益气、通调血脉。
咱们扎这个穴位啊,可以让肺气宣,汗液排出,腹胀消除。”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讲解可真是深入浅出,朕算是彻底明白了。
那朕再问你个问题啊,这针灸的时候啊,到底是该扎得深一点呢,还是该扎得浅一点呢?”
岐伯一听,连忙说:“皇上啊,这可得看具体情况了。
要是病人身体虚弱啊,那咱们就得扎得浅一点,用补法,让气血往身体里流。
要是病人身体壮实啊,那咱们就得扎得深一点,用泻法,让气血往身体外泄。
就像咱们吃饭一样,要是饿了啊,就得多吃点,要是撑了啊,就得少吃点。
这针灸啊,也是同样的道理。”
黄帝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哈,岐伯啊,你这比喻可真是生动形象啊!
朕算是彻底明白了。
那朕以后啊,也得好好学学这针灸之道了。”
岐伯一听,连忙躬身行礼:“皇上啊,您这可是折煞臣下了。
臣下不过是略懂皮毛而已。
这针灸之道啊,博大精深,要想学好啊,可得下一番苦功夫呢。”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岐伯啊,你这话说得在理。
那朕以后啊,可得好好跟你学学这针灸之道了。”
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对岐伯说:“岐伯啊,我听说在春天要扎络脉,夏天得扎分腠,秋天得扎气口,冬天呢,则要扎经输。
这是为啥呢?你给我讲讲呗。”
岐伯一听,嘿,这可是个展示自己的好机会啊,于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讲解。
岐伯说:“皇上啊,这事儿其实挺简单的。
你看啊,这春天万物复苏,皮肤也开始活跃起来,所以啊,我们就得扎络脉。
络脉是啥呢?就是那些分布在皮肤表层的小血管,它们就像是皮肤的‘小保镖’,能保护皮肤不受外界的伤害。
春天扎络脉,就是为了让皮肤更健康,更有活力。”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说:“哦,原来是这样啊。
那夏天呢?为啥得扎分腠?”
岐伯接着说:“夏天嘛,天气热,人们容易出汗,这汗就是从分腠里排出来的。
分腠啊,就是咱们皮肤上的那些小孔,它们就像是皮肤的‘透气窗’,能让咱们的皮肤呼吸。
夏天扎分腠,就是为了让身体的热气能顺畅地排出去,这样咱们就不会中暑啦!”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说:“岐伯啊,你这解释真是太接地气了。
那秋天呢?为啥得扎气口?”
岐伯说:“秋天啊,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咱们身体的‘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