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气篇第十九一(2 / 4)

加入书签

像咱们现在烤肉一样,火候不够,肉不熟;火候过了,肉就焦了。

针灸也是这样,力度不够,气血不动;力度过了,就可能伤了身体。

而且啊,针灸还有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得气”

什么是“得气”

呢?简单来说,就是针灸时,患者会感觉到一种酸、麻、胀、重的感觉,就像有一股气流在经络里流动一样。

这种感觉,就像是咱们小时候玩的“打弹珠”

,用力一弹,弹珠就“嗖”

地一下飞出去,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真是让人欲罢不能啊!

当然啦,针灸也不是万能的。

就像咱们家里的工具箱一样,虽然里面有锤子、螺丝刀、钳子等各种工具,但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有时候,还得请专业的师傅来帮忙。

针灸也是这样,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还是得靠药物、手术等方法来治疗。

不过呢,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疗法,它的独特魅力和疗效,还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传承的。

再来说说这四季针灸的注意事项吧。

春天嘛,天气多变,容易感冒,所以针灸的时候要注意保暖,别让风寒侵袭了身体。

夏天呢,天气炎热,容易出汗,针灸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别让身体脱水了。

秋天呢,气候干燥,容易上火,针灸后可以喝杯菊花茶,去去火。

冬天呢,天气寒冷,容易冻伤,针灸后要注意保暖,别让寒气入侵了身体。

黄帝有一天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一些疑难杂症来,突然他对温疟这个病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就把岐伯叫了过来,一脸认真地问道:“岐伯啊,你能不能给我讲讲这温疟的道理啊?”

岐伯一听,心想这黄帝还真是好学不倦啊,随时随地都能掏出问题来考自己。

不过岐伯是谁?那可是中医界的扛把子,什么问题能难倒他呢?于是他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说道:“黄帝啊,温疟这东西啊,说白了就是汗出不来,要想治它,就得靠咱们中医的独门秘籍——针灸啦!

具体来说呢,就是在人体上扎五十九个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心想这针灸还真是神奇啊,五十九个穴位就能搞定温疟?于是他迫不及待地追问起来:“哦?那快说说,这五十九个穴位都是哪些啊?”

岐伯一看黄帝这求知欲旺盛的样子,心里也是暗暗点头,于是他就慢悠悠地开始数了起来:“别急嘛,咱们一个一个来。

第一个穴位啊,就是少商穴,它在大拇指的内侧,靠近指甲根的地方。

这少商穴啊,可是肺经的大哥大,清热解表、通利咽喉那是一绝!

要是得了温疟,感觉喉咙像火烧一样,扎一针这里,立马就舒服多了。”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心想这穴位还真是神奇啊,简直就是人体的灭火器嘛!

于是他赶紧点头表示记下了。

岐伯一看黄帝这认真劲儿,也是备受鼓舞,于是继续往下说:“第二个穴位啊,就是商阳穴,它在食指的内侧,也是靠近指甲根的地方。

这商阳穴呢,是大肠经的开路先锋,清热泻火、消肿止痛那可是它的拿手好戏!

要是温疟烧得你头晕目眩的,扎一针这里,保管你精神焕!”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心想这穴位简直就是人体的清凉油嘛!

于是他赶紧又点头表示记下了。

岐伯一看黄帝这乐呵的样子,也是觉得挺有意思的,于是就更来劲了:“第三个穴位啊,就是中冲穴,它在中指的尖端。

这中冲穴啊,是心包经的小能手,清心泄热、开窍醒神那是它的绝活!

要是温疟把你烧得迷迷糊糊的,扎一针这里,立马就清醒过来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