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始篇第九七(3 / 4)

加入书签

咱们扎这两针,就是为了把体内的热邪给‘引’出来。

“‘一阳’呢,就是扎一个阳经上的穴位,比如合谷。

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单说就是虎口那儿。

它是大肠经的原穴,能清热解表,镇痛通络。

这一针下去,就像是给身体开了扇窗,让热气有地方散去。

“至于寒厥嘛,‘二阳一阴’就是反过来,咱们扎两个阳经穴位,比如足三里和阳陵泉,再扎一个阴经穴位,比如照海。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是胃经的合穴,能健脾和胃,温中散寒。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胆经的下合穴,能疏肝利胆,舒筋活络。

照海在内踝尖下凹陷处,肾经的穴位,能滋阴清热,调理睡眠。

这三针下去,寒气就被‘逼’出来了,手脚自然就暖和了。”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拍手叫好:“岐伯啊,你这针灸学问真是高深莫测,朕算是开了眼了!”

岐伯摆摆手,谦虚地说:“陛下过奖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针灸之道啊,还得看具体情况。

像那些久病不愈的病人,邪气已经深入骨髓了,这时候咱们扎针,就得深一点,针还得留久一点,而且啊,不能急于求成,得隔一天扎一次,慢慢调理。

扎针前呢,还得先调调病人的左右气血平衡,去去淤血,这样针灸的效果才会更好。”

黄帝点头称是,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岐伯啊,你说这针灸得调气血平衡,具体咋调啊?”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起来:“陛下啊,您这问题问得真是绝妙!

调气血平衡这事儿,说起来就像是给身体做一次‘公平秤’调整一样。

咱们在扎针前,得先给病人来个‘脉象摸底考试’,就像是老师检查作业,看看哪边气血‘成绩’好,哪边‘拖后腿’。

比如说,咱们一摸脉,嘿,左边这位‘同学’气血明显偏弱,那咱们针灸的时候就得多给左边一点‘关爱’。

怎么关爱呢?多扎扎左边的穴位呗!

就像给左边的身体开个小灶,补补身子。

比如说左边的足三里穴,这穴位啊,简直就是气血的‘加油站’!

它位于小腿外侧,膝盖骨下方约三寸的地方,外侧一中指宽处。

扎这个穴,能健脾益气,就像是给左边的气血系统加了个强力马达,让它嗖嗖地运转起来。

这样一来,左边的气血不就强起来了嘛!

还有啊,咱们也不能忘了右边的身体,虽然它可能‘成绩’还不错,但也得适当‘巩固提高’一下。

右边的穴位也可以适当扎一扎,保持两边的气血都处在‘优秀线’上。

这样一来二去的,左边的气血补上来了,右边的气血也稳住了,左右两边气血就平衡了,就像是天平的两端,稳稳当当的。

这针灸的效果,自然也就杠杠的了!

所以说啊,针灸调气血平衡,就像是给身体做一次‘气血平衡大赛’,咱们针灸师就是裁判兼教练,得时刻关注着身体的‘比赛情况’,哪里弱了就给哪里加加油,哪里强了就给哪里提个醒,让身体始终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岐伯啊,你这针灸学问真是博大精深,朕算是服了!

以后啊,朕也得好好学学,说不定哪天也能给自己扎两针呢!”

岐伯一听这话,差点没笑出来:“陛下啊,您这想法倒是挺好,不过针灸这事儿啊,还是得交给专业人士来干。

您要是真有兴趣,学学理论知识倒也无妨,但动手扎针这事儿,还是得交给咱们这些大夫来干。”

黄帝一听,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岐伯啊,你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