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4 / 5)

加入书签

冲,结果呢?还是爱生气,不过这气儿是带着火的,随时准备爆!”

转眼到了秋天,岐伯话锋一转:“秋天嘛,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气血开始收敛的时候。

这时候你要是扎‘经脉’,血气逆着来,人就容易忘事儿,跟老年痴呆似的。”

“扎‘络脉’呢?气血流通不畅,人就懒洋洋的,躺在床上不想动,跟冬眠前的熊似的。”

“至于秋天动‘筋骨’,哎哟,那血气散得跟秋风扫落叶一样,人就开始打哆嗦,冷得跟啥似的。”

最后说到冬天,岐伯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冬天,万物闭藏,气血也该好好休息。

这时候你扎‘经脉’,嘿,血气全跑了,眼睛都看不清楚东西了,跟雾里看花似的。”

“扎‘络脉’呢?里头的气儿往外跑,留下个大问题——痹症,那可是疼得你怀疑人生啊!”

“最惨的是冬天扎‘肌肉’,阳气都快被你扎没了,人又开始忘事儿,这记性,比金鱼还短!”

说到这里,岐伯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所以啊,陛下,咱们得顺应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别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

养生之道,就在于这一份顺应与和谐啊!”

想象一下,如果咱们能跟着大自然的节奏,春种秋收,夏长冬藏,连针灸都讲究个时令,那是不是比跟着健身房的教练跳操还要来得应景、来得高效呢?

话说这“凡此四时刺者”

,说的就是在一年四季里,啥时候该扎哪针,那都是有大学问的。

这可不是随便拿起银针就戳的“野蛮人游戏”

,而是得根据天地四时的变化规律,精准出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是逆了这天时,嘿,那可就不仅仅是“大逆不道”

那么简单了,简直是给自己的身体找不痛快啊!

轻则小病小痛不断,重则大病缠身,悔之晚矣。

咱们先来聊聊这“春”

春天万物复苏,草木萌,人体的肝气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升。

想象一下,如果你春天里还穿着秋裤,捂着大棉袄,针灸师还给你扎上一通“冬藏穴”

,比如肾俞、命门之类的,那不就等于给刚冒芽的小树苗浇了一盆冷水嘛!

正确的做法是,得找那些能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肝气舒展的穴位,比如太冲、行间,就像是给春天的自己开了一扇窗,让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自由进出。

转眼到了夏天,烈日炎炎,万物繁茂。

这时候,人体的阳气达到顶峰,心火旺盛。

要是这时候你还去扎那些滋阴的穴位,比如三阴交、复溜,那就好比在火炉上浇了一瓢冷水,虽然一时凉快,但长远来看,却是伤了身体的根本。

夏天应该多关注清热泻火、养心安神的穴位,比如内关、神门,就像是给自己的心灵安装了一台小空调,让躁动的心回归平静。

秋天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万物开始收敛的时候。

人体的肺气也开始逐渐增强,准备迎接冬天的到来。

这时候,如果你还沉浸在夏天的清凉里,继续扎那些解暑的穴位,那身体可就真的要“秋后算账”

了。

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一些润肺养阴、增强抵抗力的穴位,比如肺俞、太渊,就像是给自己的身体穿上了一层温暖的秋衣,抵御即将到来的寒风。

冬天,雪花纷飞,万物闭藏。

人体的阳气也收敛到了最低点,肾气当令。

这时候,如果还想着去刺激那些散阳气的穴位,比如合谷、曲池,那简直就是“逆天而行”

啊!

正确的做法是,多灸灸关元、肾俞这样的穴位,就像是给自己的身体加了一把火,让温暖从内而外散出来,抵御严寒。

说到这里,不得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