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欧亚草原的主宰(4 / 6)
新番岛的晋商八家七十户北迁苏武城,为国戍边。”
好家伙,人家刚适应南洋,又要被弄走,还是从赤道周围被迁到鲜卑荒原,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
吩咐完,莫子布觉得人还是有点少,于是又对身边的翰林学士说道:
“替朕写一封信给太上皇,让他从扶桑东北天气寒冷的镇藩中选五十户武士,一起迁往苏武城去。”
刘墉没有走,等到莫子布下完命令之后,他又立刻说道:“陛下,一百二十户不过六百来人,还是太少了,昔日苏武城的罗刹人可是有数千的。
因此臣建议,再从代北的大同、槊宁二府和归绥六厅挑选精壮百姓二百户,给予镇军待遇,屯垦苏武城。”
此时的大青山以南,也就是呼和浩特这块叫做归绥六厅,还归属于山西省管理。
这也是山西,特别是代北骑兵是大虞王朝支柱之一的原因。
因为在呼和浩特一带屯垦的基本都是汉人,他们没受到黄教的影响,又因为汉人不准随便出塞,而要与满清官府周旋,所以弓马娴熟同时还极为抱团,是最上等骑兵兵源。
“朕也其实早有心征募代北勇士,但却不愿意强人所难,若是他们在家乡能安居乐意,还是不打扰的为好。”
刘墉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这位光中爷,那是真把皇帝给当到出神入化了的,难怪前番他要问自己有没有忠良之士可以推荐。
感情他不是不知道去苏武城跟流放差不多,而是要撇开关系,这样一来,政策有错,也是他这次辅建议的,是他这次辅黑了心。
但吐槽归吐槽,刘墉可不敢表现出来,反而还要拍马屁,“陛下心系百姓,真乃仁君也!
不过晋省虽然也经历了均田,但百姓中多有不善生产者,失去土地的不少。
陛下若能给他们进入镇军吃皇粮的待遇,恐怕不是没人去,而是抢着去了。”
说完,刘墉还递上一本折子,“陛下,晋省地处汉蒙交汇处,土地贫瘠,历来就有过口、行商的习惯。
前明崇祯时期,确实出了范永斗、王登库等狼心狗肺之辈,但这不代表晋商都是不好的。
如今陛下要开发北地,不使南北差距过大,那么恢复晋商活力,就是最好的选择。
同时,若想把漠南漠北和鲜卑荒原与朝廷拴的更加紧密,晋商的作用不可忽视。
臣又看太子殿下发回的实地调查报告,山西之煤,也关系颇大,是以臣写了这本扶持晋商与开发山西的折子,请陛下御览。”
莫子布点点头,把折子接过来仔细看了起来。
数据详实,见解独到,可取之处不少,晋商也确实需要扶持一下,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