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拓殖,就是斩尽杀绝(4 / 6)

加入书签

以后,终于可以渡过最窄二百七十海里,最宽六百三十海里左右的赤道无风带,到瞻洲去建立拓殖点了。

    “制台大人,我舰排水一千六百吨,载船员七十八人,顺利完成新港至洪兴港四百五十二海里的航程,共用煤七十七吨。”

    下船之前,刘台二乘坐的武装商船舰长立刻就数据拿来汇报,刘台二粗略算了一下,基本上一吨煤可以跑接近五海里。

    当然,这还是借了一点风力的,如果是穿越无风带,可能还要增加个百分之二十左右。

    但完全能承受,也就是说哪怕从最宽处横渡,也只需要不到一百吨煤,哪怕算上来回,两百吨煤足够了。

    在不考虑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千吨以上排水的商船,完全可以装载许多拓殖物资,随时跑个来回。

    “好一座大城,我看这洪兴,似乎比望阁(曼谷)还要繁华,在南洋,恐怕只有嘉定能与之相比了。”

    跟随刘台二一起来,或者说人家才是主角的,是南洋总理大臣,行南洋共和议会大长老之职的郑淼。

    郑淼便是郑信的长子,皇后郑诗诗的同母胞弟阿水,

    这也说明,他这南洋总理大臣和行南洋共和议会大长老事的官位,大概率不是靠能力,而是靠血缘。

    当然,虽然能力不强,但郑淼干的不错,因为这小子有个优点,那就是很听得进去话,也没有多强的权力欲望,完全没有他老子郑信的那股倔强。

    所以,郑淼几乎把南洋总理大臣所有的政事,都委派给了皇帝姐夫给他配的幕僚班子去处理,他自己就当个橡皮图章就行。

    “中堂大人,南暨岛富甲天南,水土之肥沃尚在珠江平原之上,自然不是其他地方可比。

    吾看未来,南洋以及瞻洲之粮食供应,都要多靠南暨岛了。”

    中堂这个称呼始于明代,用来称呼在翰林院中办公的阁老,现在则被翻出来,成了使司总理大臣的雅称。

    郑淼点了点头,满脸笑容对身边随同而来的水师南暨舰队、京营杨武军中高级军官们说道:

    “除此之外,吾看还要多得海陆军将士英勇,因为这南暨岛如此富庶,也有荷兰人开发二百年之功劳,若没有我英勇的海陆军对他们造成致命打击,彼安肯弃此宝地。”

    南暨水师提督、海军中将蔡牵和杨武军统军、陆军中将董金凤听了,皆面带笑意,异口同声的说道:

    “海陆军将士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陛下,为朝廷,夏君夷民,拓地万里的千古大业效一二英勇,是应该的。”

    说罢,二人各自挥手让身边副官上前,手持海陆军旗帜,护卫郑淼下船。

    郑淼施施然走下战舰,看着港口茫茫多的神情激动的华人,适时地打出了皇帝授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