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左右朝中大事(2 / 5)
sp; 顾道又说道。
“好,顾公深谋远虑,下官佩服。”
“不过下官也有一些想法,请顾公考虑一二。”
李渠说道。
“刑部尚书还是留给我的门生,陆端可为礼部尚书,而工部尚书,在下认为萧由合适。”
卧槽!
顾道心想,不愧是老狐狸,慷他人之慨这一招,比我玩得还溜。
京城谁不知道,萧由是顾道的人,顾道家里有什么大工程,基本上都出自他手里。
都快成顾道家的包工头了。
虽然工部尚书在六部里面话语权最低,但是那也是尚书,位极人臣啊。
“好,李尚书思虑周全,如能如此那就最好了。”
顾道痛快地答应了。
不过这么大的事情,不是一句话就能搞定,需要慢慢的铺垫,寻找机会。
关中秋收结束。
皇帝因为岁数小,没有出巡,只是派了兵部侍郎、次辅谢安代替皇帝出巡。
秋收结束之后,老百姓并没有闲下来。
反而是涌进了各种工坊,缴纳了秋税之后,就一头扎进了工坊做工。
现在整个关中遍地工坊。
当年为了发挥关中潜力,按照顾道的建议,朝廷把铁甲和一些简单的军工,转移到了民间。
经过几年发展,不但形成了固定模式,培养了大批的手艺人。
甚至形成村落扎堆的现象。
比这个村子,全村都是制作扎甲的,家家户户男的钻孔,女的编制。
另外一个村子,可能全都是做针线的。
军中的鞋子,衣服,这些订单兵部都是给他们。
转过弯一个村子,就发现全村都是做弩箭的,一样是来料加工。
全镇烧砖的,全村织布的,全村做木匠,甚至还有全村去京城做豆腐的。
农忙的时候种地,不忙的时候务工,这两年观众的徭役基本上就没征发过。
因为朝廷算过账,把关中的老百姓去做徭役,不但赔钱还耽误事。
这天下就跟填不满的需求,关中产出多少东西,都能被商贾转运出去。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