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给王母作诗(2 / 7)

加入书签

sp; 遥遥望见王母那绝世之姿,萧辰只觉眼前似有霞光乍现,心下赞叹不已,下意识轻声念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诗乃李白所作《清平调·其一》,于后世广为流传,声名远扬。

    相传当年李白于长安供奉翰林之时,唐玄宗与杨贵妃于沉香亭赏牡丹,兴致正浓之际,便命李白作新乐章以助兴。

    李白才思泉涌,挥毫泼墨,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赞美诗篇。

    此诗一出,杨贵妃喜上眉梢,心花怒放,李白亦因此获唐玄宗诸多赏赐。

    其实,诗中之“群玉山”,就是传说中王母居住之地。

    而“瑶台”,更是王母所在之宫殿。

    故而,此《清平调·其一》之诗,既可以看作是对杨贵妃美貌的极致赞美,亦可视作是对王母的崇高礼赞。

    又或是李白借王母之名赞美杨贵妃,言其美貌能与天上的王母相媲美,尽显其倾国倾城之姿。

    而现在这个时候,没杨贵妃,也还没李白。

    那么此诗就仿佛是专门为王母所作,将她的美貌与气质描绘得淋漓尽致。

    当然了,这首《清平调·其一》与纣王那首调戏女娲之诗截然不同。

    纣王之诗曰:“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纣王的诗中尽是“凤鸾宝帐、梨花带雨、媚妆妖娆”之词,更有“要把女娲,取回长乐侍君王”之语。

    女娲身为上古女神,遭纣王如此亵渎,自是怒不可遏。

    而《清平调》则不然,此乃李白在唐玄宗面前为杨贵妃所作之赞诗,正儿八经,发自肺腑,绝无半点亵渎之意。

    毕竟,在古代,谁敢在皇帝面前写诗调戏他的贵妃?

    那岂不是自寻死路?

    《清平调》这首诗,只有对杨贵妃的赞意和敬意,毫无亵渎之意。

    李白曾因此得了唐玄宗的不少赏赐。

    而杨贵妃极喜此诗,时常吟诵。

    故而萧辰吟此诗,也并无任何顾忌。

    萧辰心想,若能借此在王母面前刷个脸,留下些许好印象,也是好的。

    毕竟,若是九叶灵芝草在瑶池,他日后来瑶池盗取九叶灵芝草,也方便许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