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3.老骆家地长虫(4 / 6)

加入书签

;然后第二个难点就是蚯蚓。

    蚯蚓这东西不怎么耐盐,即便从骆一航这边养出来的蚯蚓,生命力比普通蚯蚓强悍的多。

    投放进去也是成批成批的死,完全当消耗品来用的。

    但不论是从第一阶段的改良土壤结构,并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抑制返盐。

    还是将土壤含盐量降低到0.3%的第二阶段,给土壤增加肥力,都缺不了蚯蚓。

    盐碱过的田地,不是把盐分吸收完就结束了的,土壤里的微生物和有机物也都被杀干净了,得重新恢复。

    齐若木这回就是要重新培育一种或者几种,生命力更强,更耐盐碱,体型更大,吃得多拉得更多的新品种蚯蚓。

    “你不亏,在你这儿培育的,还是挂你名,就叫老骆家地长虫,培育出来给你挂大红花,就做成蚯蚓那样。”

    “手指头粗,筷子那么长,滑溜溜黏糊糊,紫黑紫黑的,都在地里面拱,一边拱一边嚷嚷,老骆家地长虫,用过的都说好,您认准咯,骆一航是亲爹。”

    齐若木这份贫啊。

    骆一航听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恶不恶心。

    惹不起,惹不起,骆一航赶紧逃跑,跑回自己那桌去。

    坐那刷手机也比跟齐若木聊天强。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很快,已经十二点了。

    北大街上人也越来越多,空着的桌子都坐满了。

    再后面来的人找不到座位,还商量着拼桌。

    到底是为啥啊?

    天汉没有夜生活的习惯,即便夜市,除了丰收节、花海美食节之类的旅游节庆时候能到半夜,平常十点左右就结束了。

    早睡早起身体好,几千年的习俗咋就变了呢?

    大半夜的这么多人往外跑。

    而过了十二点之后,大街上坐着刷手机的人也坐不住了。

    不断的扯着脖子往路口瞅,跟村口大鹅似的。

    棚子前的摊主们也忙活起来了,都拉着平板小车,咕噜咕噜往路口赶,一个个走的飞快,就跟听说超市发鸡蛋的大妈似的。

    零点一刻。

    已经有摊主们回来了,得意洋洋,挺胸抬头,身后的小车上已经装起好几个保温箱。

    呼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