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谨慎的羽生秀树(3 / 5)

加入书签

院。

而看到这些著名剧院都出现在投资名单里,羽生秀树也知道彼得·彼得森在什么话上给他夸大其词了。

那便是如今百老汇的情况,并不像彼得·彼得森所说的那般美好。

很显然,如同英国西区的剧院一样,百老汇也因为时代的原因,进入了属于它的低潮期。

至于陷入低潮期的原因?

只能说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从来都不是独立发展运行,而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的。

六十年代开始,阿美利卡因为电视媒体的蓬勃发展,冲击了电影行业,迫使好莱坞大制片厂在电影制作上,朝着大制作,大特效的方向转变,重新将消费者吸引回院线。

而大场面的动作片出现,动作片巨星的诞生,帮助电影行业重返辉煌的同时,一个不小心就波及到了传统剧场行业。

毕竟不管百老汇剧场的布景再怎么精美,演员的表演再怎么投入,都不可能比得过巨大银幕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

而羽生秀树很清楚,大制作动作片对于剧场市场的冲击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如今环球影业与詹姆斯·卡梅隆合作,正在制作的《终结者2》。

以及与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即将谈妥酬劳问题,即将进入筹备环节的《侏罗纪公园》,将会彻底让电影进入大特效时代。

到了那时候,即便百老汇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抵挡来自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了。

当然,百老汇并不会因此衰落。

但算算百老汇剧目的制作成本,一般百老汇话剧的平均制作费用就需要300万美元,音乐剧则会根据规模大小在800万到1500万美元之间。

如此高的成本,已经相当于如今好莱坞中等制作成本的电影了。

而在这种成本之下,百老汇的剧目制作周期,甚至不比好莱坞电影短,很多时候还会超过好莱坞大制作的制作时间。

有些大型音乐剧,制作公司准备上三四年也是常有的事情。

成本高,制作周期长也就罢了,偏偏盈利能力还远远不如好莱坞电影。

且不说百老汇剧目的制作,百分之八十都会亏本,就算有些剧目在百老汇取得了成功,并开启巡回演出,那盈利也是远远比不上电影的。

毕竟真人表演的效率,又怎么可能比得上胶片放映呢。

当然这些问题并非现在才出现,早在好莱坞大制作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只不过在没有受到大片冲击之前,市场回报还能勉强支持剧院和制作方良性循环。

但大制作的出现,却冲毁了最后一丝勉强。

逐利的资本迅速出逃,宁可去投资好莱坞电影拼盘,也不愿意投资百老汇的制作公司,只剩那些百老汇剧目爱好者的支持。

然后制作公司因为缺少资金制作剧目,导致百老汇新剧不足,只能演出老剧目,进一步造成观众流失,陷入恶性循环。

这样看,如今投资百老汇似乎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熟知未来的羽生秀树却知晓,百老汇接下来会拿到和伦敦西区一样的剧本。

虽然百老汇传统的运作机制已经无力维持,但却会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致使阿美利卡成为所谓的“灯塔”。

然后作为灯塔文化符号代表之一的百老汇,直接受到了海外的狂热的追捧,从单纯的文化符号,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旅游”符号。

近些年,这种情况已经出现。

但接下来才是关键。

随着老大哥的离开,海湾那边的战争又震撼了全世界,这种情况将会被催化到极限。

好莱坞大片出海,横扫全世界,疯狂输出阿美利卡文化与价值观。

而百老汇也因此吃到了巨大的红利,帮助它在原本机制极尽崩溃的情况下,进入了又一个辉煌。

想到这里,羽生秀树对于彼得·彼得森的投资,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