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五十年代吃饱喝足(12二合一)(2 / 4)
的王大,更是现实中千千万万个。
“写得真好啊,水同志,”办公室的老张,指着其中一段——王大和战友们互相“下挤过来,几个脑袋凑在一起看这第一期的内容。
看到最后,老张抬起头,眼眶有些发红,“我当年……我当年也有这么一群战友,约好了打完仗回来喝酒,最后……就回来了我一个。”他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了。
水淼的心被重重撞了一下。她写这篇文章,最初或许有改善生活的私心,有被推动的无可奈何,但此刻,老张的话让她真切地感受到,她写下的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化的英雄。她的笔,连接着生者与逝者,记录着不该被遗忘的牺牲。
《归山》引起的反响超出了水淼的预料。出了两期之后,她收到的读者的来信都要用麻袋来装了。
生活上也到处能看到她作品的影子,先是县里广播站摘录了部分段落进行广播,接着是地区报纸转载,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称赞其“于平凡处见伟大,在细节中显真情”,“成功塑造了一个可亲、可敬、可信的英雄战士形象”。
水淼这个名字,连同她所在的单位,一时之间在本地声名鹊起。王建革看到水淼来上班,朝着她隐晦地招招手。
“怎么了,王科。”水淼刚进办公室,现在已经天热了,她走到单位上班脑门上都是汗,顾不得擦一擦,赶紧过去。
王建革小心翼翼说道:“明天杂志就会送来了,刊登的就是最后一期了,小说大结局了,大家也都会知道王大在黎明前牺牲了……你要不请个假躲躲,最好这几天都别出门了。”
“不至于吧?!”水淼有点不相信,“这到底还是文艺作品,当不得真的。”
王建革一脸“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怎么不至于,当初他好几天晚上睡不着捶床而起,在心里怪水淼冷酷无情呢!
然后水淼就见识到了什么才叫读者的贴脸开大。单位里还算好的,只是幽怨地看着她,好似她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一出单位,去接安国放学,老师们直接在她面前哭,去接盛华颂华,碰上的家长也在她面前诉说对王大牺牲的意难平。
搞得水淼回家的时候颇为狼狈,就连家里,听着广播里小说最后的篇章,方满福都是肿着双眼,说在王大身上看到了陈平的影子……
等到小说完结,水淼的名望更上一层楼了。县里一说起作家都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市里省里也都小有名气了。
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她个人的生活层面。之前,鉴于水淼年轻守寡,带着三个孩子,工作又体面,单位里那些热心肠的大姐大妈们没少张罗着给她介绍对象。从丧偶的车间主任到离异的公社干部,各种条件的人都曾在她面前被提及。
可自打她“作家”的名声传开,尤其是看到她写的文章在省里都挂了号,那些原本热情洋溢的介绍人,竟不约而同地偃旗息鼓了。
就像这一次,水淼在食堂遇到之前最积极替她牵线的工会刘大姐,刘大姐端着饭盒,眼神闪烁,讪讪地笑了笑:“水干事,现在可是名人了,眼光肯定更高了,我们介绍的那些个……怕是都入不了你的眼喽。”
水淼先是一愣,随即了然。在这个大多数人还在为温饱奔波的年代,“作家”这个头衔带着一层知识的光环,显得有些高不可攀。
那些潜在的介绍对象和她们身后的人,或许觉得她如今“心气高了”,或许自觉“配不上”,便都歇了心思。水淼对此倒是乐得清静,她本就没有心思再嫁,如今正好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除了名声,还有更实在的收获——稿费。杂志社寄来的稿费单子,数额竟有一百二十元之巨,几乎抵她三个月的工资了。
握着汇款单,水淼的手心有些发烫。这笔“意外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