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五十年代吃饱喝足(1 / 2)

加入书签

水淼到县委宣传部报到,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军委会的氛围直接、硬朗,而这里则弥漫着一种墨水、旧报纸和微妙人际关系的混合气息。

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奇怪,像是宣传部的老张,当初对水淼是多有夸奖,觉得这小姑娘给我们县里争光了,但是真的等到这人被领导要到这个单位的时候,心理上又有种失衡,觉得这也运气太好了,一篇文章就得了领导赏识。

别说他了,水淼跟着王科长走进办公室,和其他人对上视线的时候,从他们眼睛里读出来的都是这么个意思。

王科长名叫王建革,是个瘦高个,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看人时总带着审视的光芒。他对文字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标点符号、遣词造句必须分毫不差,显得有些刻板和不近人情,是部里有名的活阎王。

但这是对事不对人,真是因为对文字材料严谨,他对水淼反而没有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思,人都已经在他手下了,干得好也有他这个领导的功劳,真要是再出一篇上国家报纸的好文章,他这个科长给她都行!

“好了,大家都放一放手头的工作。我们科室来了一个新同志,水淼,想必大家也认识的,我也不多说了。”王建革领着水淼进了科室,人不多,除了科长不算,还有一老二少,加上她,也就四个人。而且除了她,其他的都是男人。

“老张,你是最先发现水淼文章上报的,这几天你先带带她。”王建革自己也是事情多的,三言两语将水淼安排好了就走了。

水淼的“空降”让老张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算是这个宣传科室的笔杆子了,要经验有经验,要文笔有文笔,就连王建革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不过他写的文章虽多,却从未有过这样的殊荣。

因此对于水淼,他心里就有点别扭。招呼了水淼过来,他便递过一叠厚厚的材料,:“水淼同志,你是领导特地要过来的一员大将,能力肯定强的,我也不跟你客套了,我们直接上手工作试试?!”他这也是给了水淼一个软钉子,这要是在他面前露怯了,后面也别想在他面前当老大了。

“没问题。“水淼“心直口快”地回答,“我倒是想在张同志手下好好学习学习,但是领导也不给我时间啊。那……我们先从哪里开始?”

老张没想到这年轻人这么不按常理出牌,这一说倒是把他架在半空中不上不下,只能按照她的意思来。

“这是近期中央和省里关于农村宣传工作的指示精神,还有县里的一些基本情况汇编。你先熟悉熟悉。我们这里的工作,政策性很强,不比你在军委会,光有热情和发现典型的眼光还不够,要紧跟上面的步伐。”到后面还是有点气不顺,话里带了出来了。

水淼听出了话里的敲打之意,不过之前已经顶过一次了,没必要这也杠,到底是老同志,她一来就针尖对麦芒的也不好:“谢谢张同志了,我一定尽快学习,跟上大家的节奏。”

水淼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写一篇春耕的报道,老张没教怎么写,水淼就自己埋首于文件和材料之中。

看了之前的报道,水淼心里有数了,老张写材料数据翔实,结构工整,但是要想登上省报这样的报纸,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味同嚼蜡。

天快黑了,在下班之前,水淼根据现有的材料,找到老张,提出在文中加入具体农户实例的想法。老张推了推眼镜,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勉强道:“嗯,理论上可以。你提出的就你负责吧,注意不要偏离主题。”

过了一天,水淼直接出了办公室,利用一天的时间,跑了城郊不少地方,找到不少农户采风。

她将农民的焦虑、努力和最终完成春耕的喜悦娓娓道来,巧妙地融入稿子中。说的是春耕,但又不仅仅是春耕,能从春耕这件小事背后看到农民对这个国家的拥护。

水淼把稿子交上去,老张看完,久久没有说话。最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