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太平公主的退让(1 / 2)

加入书签

平王府内烛火摇曳,李隆基倚着鎏金螭纹榻,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茶盏边沿。案头摊开的密报上,\"太平公主请辞参政\"的字迹刺得他眸光微凛:\"姑姑竟真的放手了?\"

高力士垂首立于阶下,拂尘在青砖上扫出无声的弧:\"千真万确。坊间传闻,公主府近日正在打点行装,似有远行之意。\"他抬眼偷觑主子神色,压低声音,\"说是...薛驸马死而复生了。\"

茶盏重重磕在案几上,溅出的茶汤在密报上晕开墨痕。李隆基霍然起身,玄色长袍扫落架上玉瓶。他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二十年前景象翻涌——武曌亲判薛绍谋反那日,太平公主在太极殿前长跪三日的哭喊,此刻竟与今日密报声重叠。\"当年薛绍之死...原是袁天罡的手笔。\"他冷笑出声,袖中握拳,\"如今让薛绍现身,既能断姑姑争权念想,又能卖我个顺水人情,好个一石二鸟之计!\"

与此同时,太平公主府的海棠花廊下,薛绍将披风轻轻披在她肩头。暮色为他的侧脸镀上柔光,恍惚还是当年含元殿前揭起红盖头的少年郎。\"薛郎,等把前朝旧物打点妥当,我们便往岭南去。\"太平公主倚着他肩头,鬓边珍珠步摇擦过他下颌,\"听说那里的荔枝,比宫里的还要甜。\"

话音未落,两道身影从月洞门匆匆奔来。薛崇简与薛崇训兄弟俩气喘吁吁,蟒纹锦袍沾满草屑:\"母亲!父亲!听闻你们要远行?\"薛崇训拽着兄长衣袖,眼中满是期待,\"孩儿也想同去!\"

太平公主笑着抚上儿子们的发顶,目光掠过薛绍骤然绷紧的下颌。当年为保薛家血脉,她忍痛将襁褓中的幼子托付给心腹。此刻指尖触及少年们蓬勃的体温,心头泛起酸涩:\"长安才是你们的天地。\"她替薛崇简整好歪斜的玉带,\"朝堂波谲云诡,母亲不在时,你们更要谨言慎行。\"

薛绍别过脸去,袖中藏着的密信硌得掌心生疼。袁天罡临行前的话犹在耳畔:\"待太平公主彻底放权,便是你回来复命之时。\"晚风掠过海棠花枝,簌簌落花间,他望着太平公主鬓角新添的白发,喉间泛起铁锈味的苦涩。

暮色漫过长安城的朱雀大街时,袁天罡负手立在醉仙楼三层檐角。檐下酒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卷着楼下胡姬酒肆的琵琶声,混着西市商贩收摊的吆喝。他望着远处太平公主府渐渐熄灭的灯火,指尖轻叩腰间青铜令牌——那里刻着不良人独有的鬼面图腾,在残阳下泛着冷光。

\"这李唐的天,终于是要晴了。\"他喃喃自语,目光扫过宫城方向。李隆基今日在含元殿颁布的劝农诏,正由快马送往各州府,而太平公主府那辆驶离长安的青布马车,此刻该已行至灞桥。

\"袁大叔!\"

突兀的喊声惊飞了檐下栖着的灰鸽。袁天罡回头时,只见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少女扒着栏杆探出头,靛蓝色的店小二服袖口磨得发白,正是醉仙楼跑堂的樊巧儿。她手里还攥着块擦桌布,额角沁着细汗,眼睛却亮得像藏了星子。

\"您老站那么高做啥?不怕摔着呀?\"少女噔噔噔跑过来,腰间的铜铃铛随着步伐叮当作响。她仰头望着这位总爱穿玄色大氅的国师大人,鼻尖沾着点面粉,\"上次您说要去洛阳,咋还在长安呀?\"

袁天罡从檐角跃下,青石板上竟未发出半分声响。他看着少女补丁摞补丁的鞋尖,想起三日前在西市见到她姐姐樊锦儿——那姑娘正蹲在染坊门口浆洗衣物,腕上还戴着支廉价的木簪。\"你们不是已动身去洛阳了?\"

\"盘缠不够呗!\"樊巧儿吐了吐舌头,把擦桌布往肩上一搭,\"姐姐在绣坊接了活,我在这儿打零工。等攒够了钱...\"她忽然踮起脚尖,指向东方天际绚烂的晚霞,\"我们要先去洛阳看龙门石窟,再往南走,去扬州看琼花,还要去益州吃麻饼!\"

晚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