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稳扎稳打(1 / 2)
朝廷大军从京城开拔的消息,早早便传到了草原,阿鲁台打从十日前,就派出了二十几队探马在草原上刺探明君动向。
可是,探马们回到鞑靼军中,却纷纷反应并没有看到明军的踪迹。
这一下,反而让阿鲁台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奇怪,按照日期和行程,按理说大明军队应该进入草原了。”
“即使他们行军的速度再慢,也不至于这么久还没走出大明国境。”
“况且足足几十万大军,也不是那么好隐藏行踪的。”
“为何斥候们没有找到他们的踪迹呢?”
……
难怪阿鲁台的斥候找不到明军,因为此时明军,压根还没进入草原。
朱棣这次出兵,似乎有些不一样。
这个不一样,自然不仅仅是指军队数量和兵种构成,而是在战略上颇有些不按常理出牌。
从之前得到的情报看,鞑靼人的主力不过三四万人,而朱棣此次足足带了五十万!
人数上已经形成碾压之势,按理说只要找到敌军主力,双方主力决战的话,打十次,十次都会是人数占有的明军一方胜。
按照之前丘福的打法,恐怕一刻都舍不得耽误,最好是尽快找到敌军踪迹,尽快决战,然后尾随追杀,接着大获全胜就再好不过了。
更何况,朱棣带着的兵马数倍于淇国公,粮草的消耗自然也要加倍,早点取胜岂不是可以省些粮食?
许多人抱着这个想法,到最后却都大跌眼镜。
原来朱棣起兵之后,却并没有急着赶路,而是缓缓而行,大军始终保持着匀速,不慌不忙的出居庸关,先到怀来休整一番,又到了宣府。
眼看着行走了数日,大军还未进入草原境内,手下的将士们都有些纳闷——按照这个速度,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漠北?
又是什么时候,才能和蒙古人交战?
可是,朱棣仿佛郊游一般,偏偏不急着行军,而是在宣府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誓师大会。
如此一来,大军的行程便又耽搁了几日。
几天后,五十万军队进入兴和境内,此处被朱棣设为后方的粮草基地。
大军大概中午时分抵达兴和后,朱棣又传下命令,大军就地休整,等待下一步指令。
无论是久经沙场的将领和士兵,此时都已经傻了,不明白皇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行军了十日不到,偏偏休整就足足四五日。”
“这哪里像是打仗,到更像是出关做生意的商队,俺参军这么久,还头一次见到这么打仗的。”
兵士们议论纷纷,都把上面奇怪的命令,当成一个笑话来看。
既然皇帝都不急,那
底下的将领们心中虽然纳闷,但谁也不敢质疑皇上的决定,也只能揣着疑问,在兴和驻扎下来。
经过了几天的休整,无论将军和士兵,刚刚习惯了这种整日练兵,仿佛度假一样的日子后,这一日,朱棣忽然下令:
“召集大军,明日三更早饭,四更动身,大军下一个目的地——”
“胪朐河。”
胪朐河,作为草原深处一个重要的水源地,本来不被大明人熟知。
不过,由于丘福那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大败,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大明的一个耻辱标志。
毕竟在那里,鞑靼人取得了自北元消亡以来,蒙古人对汉人最大的一场胜利。
对于北元的后人来说,这次胜利意义非凡,对于朱棣和大明朝廷来说,失利也足够铭心刻骨。
朱棣将下一站定在胪朐河后,大明军中许多人猜测陛下这是准备去胪朐河,悼念一下死去的十万明军,顺便鼓舞一下大家的士气。
可是没想到,大军经过几个月的跋涉,到了胪朐河后,朱棣吓得第一个命令,还是休整!
眼看着时间已经到了五月,几个月期间不但一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