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发展德安民生(1 / 2)

加入书签

这些常务代表几乎从来没有来过状元楼这样高档的酒楼吃饭,这楼原是德安城里最金贵的去处,往日里只有楚王的幕僚、府衙的官员或是富商大贾才敢踏足,如今却被一群 “泥腿子”“手艺人” 占了主厅,连楼里伺候的伙计都忍不住偷偷打量 —— 农会长老周老栓,粗布短褂的领口还沾着秋收时的泥点,手里攥着个磨得发亮的铜烟袋,脚刚跨过门槛就赶紧收住,低头蹭了蹭鞋底的泥,生怕弄脏了地上铺着的红绒地毯;工会代表张铁山,靛蓝工装上的针线痕迹还清晰可见,他盯着厅里雕着花纹的木柱看了半晌,又伸手摸了摸头顶挂着的水晶灯,小声跟身旁的铁匠铺伙计嘀咕:“这灯咋这么亮?得费多少油啊?”

主厅中央摆着五张圆桌,桌上铺着雪白雪白的桌布,边缘垂到地上,几位长老刚坐下,就赶紧把脚往后缩,生怕踩脏了布角。桌上的餐具更是让他们开了眼 —— 白瓷盘上描着青花纹,银质的筷子捏在手里沉甸甸的,连盛醋的小碟子都是琉璃做的,透着淡绿色的光。周老栓拿起银筷子翻来覆去地看,又悄悄凑到邻座的农会代表耳边:“这玩意儿要是丢了,俺白干一年都赔不起吧?” 话音刚落,就被旁边的工商联合会代表李茂林笑着拍了下肩膀:“周老哥放心,今日这宴,是为咱们德安自治庆功,尽管放开吃!”

不多时,伙计们端着菜陆续上桌,先上的是一盘油光锃亮的烤鸡,金黄的鸡皮上撒着芝麻,热气裹着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几位农会长老眼睛都亮了,却没人先动筷子 —— 往年只有过年时才能闻着点肉味,如今这么大一只鸡摆在面前,反倒有些拘谨。张铁山见状,拿起银筷子夹了一块鸡腿,往周老栓碗里一放:“周老哥,咱现在是德安的当家人,吃这口肉是应得的!” 说着自己也夹了一块塞进嘴里,边嚼边点头:“比俺们工坊过年分的肉还香!”

紧接着,红烧鱼、炖肘子、清蒸虾接连上桌,每道菜都做得精致讲究。有位来自偏远山村的农会长老,从没见过清蒸虾,盯着盘子里红彤彤的虾看了半天,试探着伸手想去剥壳,又想起在楼里不能太随意,赶紧把手缩了回去。旁边的独立营军官长老见状,笑着拿起一只虾,演示着剥壳:“王老哥,这虾得这么剥,里面的肉嫩着呢!” 说着把剥好的虾肉放进他碗里,那位长老连忙道谢,小心翼翼地把虾肉放进嘴里,眼睛瞬间弯了起来:“这玩意儿比河里的小鱼好吃多了!”

酒过三巡,长老们渐渐没了起初的局促。周老栓端着酒杯站起来,粗哑的嗓子在厅里回荡:“俺活了五十多年,从没进过这么好的酒楼,更没吃过这么香的菜!这都是咱德安自治的好处,往后咱得更用心,让村里的百姓都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话音刚落,张铁山也跟着站起来,举起酒杯:“周老哥说得对!咱工会的弟兄们,往后也得好好干,让工坊的伙计们都能顿顿有肉吃!”

一时间,厅里的碰杯声、说笑声此起彼伏。有的长老边吃边聊着重修村里水渠的事,有的则商量着怎么给工坊添新设备,连最拘谨的几位长老,也放开了手脚,拿着银筷子大口吃着菜,偶尔还会跟邻座的人碰个杯。楼外的夜色更浓了,走马灯还在转,楼内的灯光映着一张张满是笑意的脸,这顿在状元楼的宴席,不仅是对他们连日辛劳的犒劳,更像是一颗定心丸 —— 让这些来自底层的长老们真切地感受到,属于他们的好日子,真的来了。

德安地区正式进入冬季了,各地农会利用枯水期开始兴修水利,独立营分成很多小队下到各乡的农会,对民兵进行军事训练,遇到好的苗子就直接调走,这让独立营的很多新兵的身体素质都要比老兵好,德安新政权处在官兵的包围之中,随时要防止官兵过来围剿,独立营的总兵力达到一万人,粮草充足,有自己的兵工厂,铁臂复合弩能达到人手一把,刀枪铠甲也都是用纯钢打造,淘汰下来的铠甲都发给下面的民兵,赵连城率领三千人驻守孝感县城,防止武昌的黄得功来攻,赵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